拜登难以解决特朗普遗留的“烂尾楼”,也无法让美国重新领导世界
- 时间:2021-02-03
来源:网易研究局 时间:2021-01-26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魏建国
拜登会将特朗普的政策“全桌推翻”
拜登会将特朗普的政策“全桌推翻”,就像是吃饭的时候发脾气了,把餐桌一掀起来全部推翻一样。
其中,拜登重点推翻的是三个方面。第一是“退群政策”。特朗普在执政期间共退出了13个国际组织、协议和条约,包括《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世界卫生组织等。拜登上台的第一天就签订了关于重返《巴黎协定》的行政令,之后拜登还会继续把特朗普的“退群”变成重新“入群”,我把它叫做“重新归队”。
第二,拜登还要推翻特朗普的“单干政策”。拜登可能会加强对盟国,特别是对欧洲、日韩、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拉拢,用盟友的力量来加强自身。
第三,拜登要推翻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特朗普动辄用贸易保护、用单边主义、用极限施压这些手段可能在拜登时代不会出现。
尽管拜登会推翻特朗普这三方面的政策,但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还是会采取比较严厉的措施。他准备用新的、不同于特朗普的方式——那就是用同盟、用规则、用制度孤立和打击中国。
但中美之间仍存在协商的余地,我不太同意一些专家学者说的,“中美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冲突的局面,再也回不到过去那样的好时代”,虽然拜登会对中国采取一些压制措施,但是也会给中美双方修复关系留下很大空间。
欧洲是中国的“同盟军”
2020年12月30日,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中欧关系走上新的阶段。
欧洲是中国的“同盟军”,是很重要的力量。我始终认为,欧洲处于“拉一拉就拉过来了,推一推就推过去了”的状态,我们希望欧洲能够认清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是失败的,是不可行的。尽管拜登要进一步拉拢欧洲,但是我们仍然希望欧洲能够有新的看法,推出新的战略,成为我们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做好全球互助共赢战略的“同盟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是中国未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非常关键的伙伴。东盟不仅是现在,可以说未来也将会继续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并且成为中国贸易投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港口、飞机场、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的重要地区。
所以今后无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好,东盟也好,非盟也好,都是中国重点要关注的市场,因为它们是中国的战略伙伴,对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事务的发言权、影响力、软实力,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他终结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用新签署的《美墨加协定》(The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USMCA)取代了之前的旧协议。拜登上台之后,我认为《美墨加协定》可能发生很大变化。《美墨加协定》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个不平等的条约。加拿大对这个协议是不满意的,这是在特朗普高压政策下达成的协议,协议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毒丸条款”[1],如果继续维持这个协定,那么对中国和墨西哥、中国和加拿大今后的双边贸易都是不利的。
除了“毒丸条款”之外,对于墨西哥和加拿大来讲,还有一些不平等的条款,比如进口钢、铝要增加更多的关税、墨西哥的渔民政策等,所以,如果加拿大和墨西哥抵触《美墨加协定》,拜登可能会考虑在一段时间以后,重新进行修改。
对于美国在北美的盟友,拜登可能不会采取像特朗普那样比较严厉的政策,可能采取的不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而是“面包加蜂蜜”的政策,来引诱墨西哥和加拿大,使得它们能够继续成为美国在北美维持全球产业群以及经济中心的重要力量。
中美贸易总额今后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美国对产自中国的电子、医疗等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根据统计数字显示,2020年前11个月中国对美贸易顺差2万亿元,增加6.8%。
我个人认为,特朗普政府和中国谈判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中方是认真执行的,而且可以看到中方加大了对美国的出口,中方也愿意进一步加大从美国的进口,而且也愿意通过中美贸易,让美国更多的企业有分享中国这个特大规模的市场的机会。
所以,我想拜登上台以后,不会像特朗普用关税和极限施压的办法,中美贸易还会有更大的发展,考虑到美国内部第三波疫情的到来和美国现在的产业,以及美国社会目前的撕裂,我觉得美国仍然需要中国这个市场,需要中国的产品。因此我可以断言,中美今后的贸易总额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
中国将会引领新的全球化
在过去这四年,特朗普政府试图破坏、损害和使WTO瘫痪,我认为拜登会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WTO下的全球贸易体系。
目前也有这样的一些观点:有人唱衰全球化,有人认为全球化已经结束,甚至是鼓噪产业链要转移。
我认为全球化可能在当前以及疫情过后的一段时间,会受到不小的指责,甚至有些人会对全球化怀疑和观望,总体来看这些人的理由是全球化加大了贫富差距,他们甚至把中产阶级的收入没有提高也归罪到全球化,好像把全球化当做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实际上我认为全球化如果有缺陷,那就是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疫情过后,逆全球化或者全球化的“回头浪”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痛定思痛以后,全球经济仍然要回归到全球化,并且这个全球化还是一个以5G、数字经济、新材料、新工艺、机器人、互联网和医药革命等为核心的新的全球化。
这个新的全球化更加多元也更加平衡——更加照顾到共赢,照顾到大家的互利互助,所以它会解决前一个全球化与时俱进不够的问题,这个新的全球化既能照顾到先进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会照顾到发展中国家,这个新的全球化将会由中国来引领。
至于区域性组织,拜登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区域化谈判。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只要是有利于双边、多边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行为都欢迎和支持。中国也会在加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以后,继续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的谈判,而且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Partnership, CPTPP)。
所以,疫情过后,中国将会有更多双边、多边的FTA谈判能够谈成,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和海湾国家、非盟国家以及其他一些拉美国家谈判FTA,新的一轮的中国的FTA谈判,将会风起潮涌。
绿色经济将会是中美合作的重点之一
在拜登竞选总统时,他提出了一个“绿色能源”的政策,其核心就是新能源的开发、广泛应用、以及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和升级。
拜登提出的“新能源计划”和“清洁能源计划”不仅给美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中国也提倡“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中美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共同开展合作,这不仅对中美两国有利,而且对全球有利。这是下一步中美合作的一个重点。
拜登难以解决特朗普遗留的“烂尾楼”
疫情加速了美国国内社会的分化和阶层割裂,尤其是对一些低技能的蓝领工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拜登会进一步加大社会分化和阶层割裂的弥合。拜登的计划可能难以实现。
民主党、共和党、美国大企业家和老百姓现在尽力地把国内的矛盾拼命甩锅给中国,认为全是中国造成的,这是很荒谬的。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拜登也会走“甩锅”的道路,而不是脚踏实地地解决美国国内的本质问题。
前不久拜登提出一个1.9万亿美元的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刺激计划。这个计划很难推行。即使推行,效果也十分有限。首先,我认为这个计划不会得到国会的通过,这是第一道坎;第二道坎,即使通过,这对整个美国目前这种局面,可能也是杯水车薪,美国社会只能更加撕裂。所以,最后计划能否实施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美国已经正式告别“特朗普时代”。特朗普对整个美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我把它形容为“烂尾楼”。拜登现在接手的就是“烂尾楼”的烂摊子,但收拾“烂尾楼”的过程并不能解决特朗普遗留的问题,更不能实现拜登的建设美国、希望美国再重新领导世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