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中心举办第七十七期经济每月谈

  • 时间:2015-11-20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15年11月16日上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77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互联网如何改变传统业态”,发布了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南开大学联合课题组课题成果《互联网革命与中国业态变革》。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主持,南开大学校长助理、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和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柴跃廷分别发表演讲。

刘秉镰代表课题组介绍了课题的主要成果,总结了互联网革命内涵及未来发展趋势,梳理了互联网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互联网对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的深刻影响。提出了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定位是将互联网作为未来战略基础产业和基础平台,应重点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均等化、高效理政、民生便利、绿色节能和安全可控等六个重点领域,“十三五”期间,提出了我国要建设高速、泛在的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抢占全球互联网产业发展和网络空间竞争制高点;将互联网作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将发展互联网作为节能减排和传播先进文化重要手段;掌握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主导权和将互联网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阵地等六大重点任务。

高红兵认为,我们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加速演变的转折点,很多变化是根本性的和长期性的,商业模式正从工业时代的B2C(企业到客户)模式向C2B(客户到企业)模式转变,倒逼企业组织模式由“泰勒制”向“云端制”方式转变,工业时代的中轴法则也由标准化、专门化、集中化、集权化等向个性化、弹性化、去中心化、多向化、分布式、小微化方向转化。

柴跃廷认为,互联网激发了人类需求的本性,包括追求个体差异、自我表现欲望、人的懒惰本性和消费者本能的货比三家的比较欲,互联网通过释放了人类需求潜能,形成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演讲结束之后,专家们回答了媒体和听众提出的问题。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会员单位、企业、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