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中心举办第八十三期经济每月谈

  • 时间:2016-05-30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16年5月23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83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跨境电商:e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秘书长、执行局常务副主任张大卫主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秘书长仲泽宇,河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李忠榜,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分别发表演讲。

陈文玲认为跨境电商和跨境电商平台是一种制度的创新,有助于突破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提升我国流通能力的效率;吸引消费回流,实现消费者和政府的双赢并且有助于改写国际贸易规则,掌握国际贸易话语权。对此,要用新思维、新方式、新管理手段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监管手段应适应这一变化,为新业态成长留下空间。

仲泽宇分析了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历史背景,认为跨境电商开启了经济生产活动的新模式,中国在这方面有优势,应该主导这一轮变革。但目前的运行机制跟新业态发展还不太适应,存在诸多不足,要从机制体制等方面着手,合力推动这项变革。

李忠榜指出我国已把跨境电商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跨境电商新政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思考。跨境电商的发展一是要扩大出口,二是要优化进口,三是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王健认为要更好地发展跨境电商,首先要让中国税制与国际接轨,设定免税额度,推单一税制;其次加强公共部门之间以及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间的监管协调,避免出现多部门不协调的情况;三是吸收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经验和数据,建立跨境电商围绕普惠贸易发展趋势的贸易监管方式。

高红冰认为跨境电商零售是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态,不能拘泥于旧的思路和体系去定性和管理。跨境电子商务新政的背后是对新业态和旧业态的不同理解,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对跨境电商的监管需要采取适度原则,把握监管尺度,为探索适合中国消费和产业升级的路径预留空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