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中心研究员王军同志的发言
- 时间:2010-06-03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各位朋友,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 今天我代表国经中心发布2010年一季度的经济指数,今天发布的成果在会后也会发表在我们的网上,欢迎大家浏览。
第一个是CCIEE中国经济景气指数。从我们编制的这两个指数来看,先行合成指数,也就是红色的线,平均领先一致合成指数半年左右,我们清楚地看到,先行合成指数2008年10月份的时候下到了谷底,随后出现了明显的V型回升。从这个图还可以看出,近期中国经济先行指数的变化,去年11月份处于峰值,随后逐渐下降,我们预计,一季度合成指数近期也会停止上升。现在一致指数还在处于上升的趋势当中,先行指数已经拐头向下了,受2009年一季度基数较低的影响,今年是中国经济指数的一个峰值点,刚才发布的数据是11.9,预计今年二三季度经济增速会有所下降。
从反映中国经济所处状态的警情指数来看,中国处于黄灯区,接近于红灯区了。虽然这和中国经济在2009年初基数低有很大关系,但是说明目前中国经济调控的重点应向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转变。蓝色的是CPI,红色的是先行指数。从先行指数的历史数据来看,每次消费价格出现拐点,先行指数都能提前半年给出信号。从这个图可以看出,先行指数2009年1月份达到谷底之后,今年1月份处于明显回升的阶段,V字型的趋势,先行指数也没有像综合指数那样拐头向下,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消费价格仍然有一段持续上涨的空间,应该是大幅领先CPI。一个是出口的先行合成指数,一个是出口的变化。
从中国出口情况看,2010年出口出现大幅度好转,回升幅度超过了2009年回升幅度。而且从近期出口先行指数变化来看,一季度还是处于显著上升通道当中,也预示着今年二、三季度中国出口可能仍然会保持一个比较强的回升势头。
从一季度指数情况来看,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个是整体上大宗产品价格稳步振荡走高,而且应该说一、二、三月份的数值达到了2008年底经济复苏以来的新高,延续去年末上升趋势。从具体点位来看,综合指数一月份是148.8点,二月份159点,微幅上升。2009年1月份基数比较低,同比涨幅比较大,同比上涨得非常快,环比一月份下跌,二、三月份上涨。一方面大宗产品走高,主要由于主要经济体的工业需求强劲反弹,带动了商品价格攀升,特别是国际油价,2009年一直处于振荡攀升的趋势。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振荡走高还受美元的流动性以及美元指数变化的影响,较宽松的流动性,体现了整个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而美元指数走向,从另一方面抑制了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一季度还是微幅上升的势头。同时加上经济复苏的质量并不很高,有一些自然因素的原因,干旱、飓风、地震等等,是振荡上升,不是单边上升的态势。
另外,美元指数这个图上来看,和大宗商品比较,绿色这个线是CRB指数,和美元指数相比,略微有一些反常,我们这个指数是上升得比较快,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因为去年中国经济迅猛增长,带动了对原油进口与铁矿石出口大幅攀升,这反映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情况。CRB指数反映得比较少,没有包括铁矿石,但包括原油这一块,我们是出口大国,综合指数出现明显上升的势头。考虑综合因素比较少的CRB指数上升幅度比较平缓。
再从和美元指数来看,美元指数也是最近出现了一些振荡,和美元指数也有一定的差别。
从几个分类指数来看,综合指数以及工业品指数、农产品指数也有一些特点,相对来讲,在结构当中,工业品价格上涨比较快,农产品价格波动相对比较稳定,红色的是工业品的价格指数,绿色的是农产品价格波动。一季度工业品价格同比涨幅达到40%,农产品涨幅分别是11.4%、25.8%和16.2%。其中一个工业品比较特殊的是稀土价格,同比是在下跌的。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强化了通胀预期,而且从长期趋势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通胀肯定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这些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价格上涨都加大了国内企业的成本,形成了新的涨价因素,先是传导到国内原材料市场再到产品市场,成品油价格在提高,而且带动了相关的煤炭、钢铁、金属等等,都随之水涨船高。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上游、中游、下游三个价格指数,也可以看出,我们国家PPI上游、中游、下游三个价格指数,最上面的线是价格指数,绿色的线是当月同比,红色的是PPI工业出厂价格指数,浅蓝色这个是原材料供应价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游价格。PPI同比1月份-3月份从4.32上涨到5.9,PDRM这个上游价格,也就是蓝色的线从7.96上升到11.5,上升的最快。中游的价格指数在中间,传导到下游CPI的时候,相对来讲缓和一些,最主要的是传导不畅,以及成品油价格在CPI比重比较小的原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物价产生一定的压力,倒是由于传导的因素还需要有一段时间,现在还没有很明显的反映到上游的价格以及工业品的价格。但是这种影响,应该说还会产生一些间接影响,对CPI走高不会起到主导的作用,至少现在还看不出主导的作用,这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
第三个指数是我们的CCIE上海航运指数,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明显向好的影响,一季度三个月,全球航运市场总体出现平稳运行态势,这三个月的指数,一月份是94.62、二月份是89.11、三月份是97.80。因为这是一个景气指数,从景气角度来讲,一季度还是处于微幅的不景气状态,我们从历史的数据来看2007年、2008是高点,还是属于微幅不景气。
分市场来看,红色中间一条线是上海航运指数,紫色的线是干散货市场,绿色的线是干散货新增船的订单量,从干散货市场来看,尤其是干散货当轴的三大市场,铁矿石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水平,运量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带动了铁矿石运价和新船订单的增加。煤炭市场同样在中国制造业需求带动下也是呈现出比较好的水平。粮食运输市场相对来讲是比较平稳的,和历史常态是持平的。三种主要货种,铁矿石、煤炭、粮食运输市场,共同推动了全球增长的优势,摆脱了低迷,但也仅仅处于微弱景气的状态。
油轮市场的情况还不如干散货市场,因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以及世界各国节能减排措施的影响,石油需求增长比较缓慢,石油运输市场也是不温不火,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同时燃料油价格居高不下,使运输市场处于微弱不景气和较不景气状态之间。新订单量、燃油指数、燃油贸易量,三大市场当中,最令人担忧的是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全球消费市场的低迷使班轮市场运力没有出现令人期待的复苏迹象,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限制运力增长,但是供求没有很好的改善,虽然有局部的部分航线运价上涨,但是没有改变集装箱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特别是随着今年有一些超大型万箱集装箱的不断交付使用,集装箱运营市场环境比较恶劣。
最近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班轮公司应对恶劣市场环境,降低了船舶运行航速以降低单位油耗,减少亏损,但这不是很好的办法,因为运速都是经过技术经济论证的,合理航速下经济性最好的,如果单方面依靠降低航速来降低成本的话,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节约成本的作用。其二,由于所运载货物航运时间加长,使货主库存成本增加大于运输成本降低,也会导致产品成本的上升。预计在第二季度,随着铁矿石谈判尘埃落定,铁矿石市场会趋于稳定,甚至出现部分回落的情况。原油市场,随着夏季到来会略有增长,但是班轮市场部分航线会出现上涨,但是总体是比较低迷的情况,所以预计二、三季度,市场仍然处于微弱景气和不景气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