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同志的发言
- 时间:2010-06-23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尊敬的魏部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十一期“经济每月谈”再次邀请我到这儿来向各位来宾汇报我个人的研究观点和心得。这次对话意义重大,中美两国业已形成了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中美之间爆发任何形式的贸易战或者金融战,都将严重损害两国的核心利益以及全球的共同利益,为此全面加强和开展中美两国战略与经济的高层对话,促进相互沟通与交流十分重要。
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中,促进互利共赢的贸易和投资,构建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一项重要议题。在联合国情况说明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点,中美双方同意在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和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时,要严格遵守WTO的规则,以防止其滥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最新的一份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提交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提出,美国政府已经发起了大量的WTO案件,这些案件虽然很重要,但都是针对特定产业的,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中国产业政策造成的贸易扭曲无法产生影响,也无法消除美中贸易逆差的深层次原因。另外,通过WTO机制应对中美之间系统性贸易不平衡,也无法涉及更广领域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工人权利的滥用等。因此,美国政府必须寻找替代性的途径来应对这些问题,从目前中美贸易不平衡以及两国经济贸易关系之间,一个方面,两国确确实实在对WTO规则执行情况方面存在分歧。另一方面,有一种观点认为,基于WTO框架下来处理中美经济贸易的分歧,从目前来看是不够的。因此,通过高层对话回到WTO框架中来,回到中美两国对话合作框架中来,回到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框架中来,应当讲是中美两国政府、企业、学界共同讨论和努力的方向。
第二点,在这次中美两国的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尤其是经济对话部分,中美重申两国的创新政策,将与非歧视性原则保持一致。我认为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最新的美中经济和安全委评估员会提交国会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改革并非基于传统的自由市场的原则,执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政策,最终的目标是要形成一个大型的、具有全球控制力的国有经济部门。中国新公司所得税法案就是要保护国内企业不受外商竞争力的侵蚀。”这份报告关于这个问题是有这样的一个观点。事实上,在创新政策,尤其是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上,中美两国各自的技术优势是不同的,两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核心利益也是不同的,美国的核心利益是防止其核心技术的外溢和扩散,因此,在这次会谈中,中方表达了对美国技术出口管制的关注。中国的核心利益是要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美国很多的企业包括在华的美国商会都认为,这是对美国进口产品的歧视。有关部门强调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的认证对境内的所有企业都是一视同仁,这个问题目前对中国来讲,中国的困境实际上是发展的问题。在发展的问题上、在自主创新的问题上,我们现在面临着三个“入世”,第一,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很弱;第二,也就是说目前的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撑还很弱。外资来华投资的技术外溢很低,因此,对中国来讲,核心的利益是如何解决中国从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这个槛怎么过,我认为这是中国国家的核心利益,也是今后要解决的难题;第三,关于中国参与WTO最新的一个表态。在这个方面也就是美国的企业目前是要求中国取消自主创新产品的优先采购政策,实际上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在中国不仅是私人物品的市场开放,而且涉及到公共物品的市场开放问题。
在这些方面,存在分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如何看待在这次危机中,美国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有限采购美国货的政策,这实际上就是在美国政府采购清单中是优先采购美国货。为什么中国政府出台鼓励采购自主创新的产品,在国际社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而美国出台购买美国货的政策在国际上反响却很小。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美国在出台购买美国货的时候,有一个特例,凡是与美国签订了WTO政府采购协议的国家例外,就是把其他发达国家作为例外解决的,这个政策出台建立了国际上广泛的统一战线,所以说对美国的反响很小。怎么看这个问题。
二、如何看待美国自主军事研发民用化所带来的自主创新的性质。美国在技术创新的平台上,它的军事研发非常关键,而这个部分实际上是完全自主。
三、如何看待在美国政府采购中对中国联想电脑以“安全隐患”为理由排除在美国政府采购清单之外。贯穿这些事情的本质仍然是在政府采购协议中美国利益至上。这些分歧应该在今后的讨论中逐步加以澄清、研究和解决。
四、在这次对话中,美方承诺在救济调查中要认真考虑给予市场导向行业申请的中国企业公平合理的待遇,并通过中美的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方式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关于这个问题,在WTO承诺中有一条“在中国加入后15年内完全取消目前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使用第三国替代价格的做法,除非接受调查的生产企业能够证明其出口产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于这两点关键的限制,在谈判中间给予明确的回应,而不是含糊的讲,要给中国企业公平合理的待遇。什么叫公平合理的待遇?什么叫以一种合作的方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关键是这两点在贸易摩擦中对中国出口企业非常不公平的待遇,在今后的中美高层对话中如何能够给予落实。
五、在这次对话中,中美双方要致力于提高外商投资规定的透明度,美方重申将根据法律规定在《联邦记事》上公布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规程的修改建议。这次在经济对话中,在开放贸易方面一条重要的对话成果。中国对美投资屡屡受挫,与中国30年来热情的欢迎和优惠美方投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包括在美投资的企业,比如中国的海尔,在美国投资的时候,实际上是面对着一系列舆论上的不公平对待,以及一些严重的非经济因素的干扰,这些都说明中美对话、中美的合作和中美对于投资领域的公平对待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在对话中经济部分的第二领域关于开放贸易投资,有两条比较重要的原则,一个是中国将继续遵守主权财富基金普遍接受的原则和做法,二是中国将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这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中美两国的核心利益,在这两个重大的问题上,既有重大分歧,又有和平基础。因此,通过进一步完善中美的合作机制,中美两国共同推进全球化健康发展,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在这个方面我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重大的责任,只有通过“增加沟通,搁置争论,先易后难、求同存异”才能够一步一步的构建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才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既符合美国的利益,又符合中国的利益,最重要的也就是说维护全球的共同利益。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