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在2017国际低碳(镇江)大会上的发言

  • 时间:2017-09-27

 

(2017年9月26日)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镇江,参加2017年国际低碳大会。作为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镇江很早就开始向绿色低碳转型,在低碳城市建设和低碳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多项指标走在前列,很多经验和实践值得推广。国际低碳大会,不但是镇江自身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平台,也将为全球气候治理和低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GDP增速出现趋势性放缓的同时,正经历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力度前所未有,创新驱动的自觉性前所未有。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我国正式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如何贯彻执行五大发展理念以及如何衡量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绩?显然,仅仅依靠GDP指标是不行的。通过从理论上探究GDP指标由来及其核算方法,可以发现,当前广为人们熟悉和接受的GDP指标至少存在四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未能包含所有的经济活动及其产出;二是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三是不能系统衡量社会福利水平;四是未考虑资源损耗和环境变化。

为此,需要探索新的指标体系来全面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在国际上,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从三个维度17个方面为可持续发展设定的目标,旨在让人类摆脱贫困和匮乏,让地球治愈创伤并得到保护,让世界走上可持续且具有恢复力的道路。

联合国可持续目标体系庞杂,有169个子目标,很多指标如何量化和统计还在深入研究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确立,并已采取有效行动和具体措施,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为了更好地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对中国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承诺提供支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合作,历经2年研究,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CSDIS),试图以这样一个辅助性的指标体系,来弥补现有的GDP指标的不足和缺陷,较为准确地监测、衡量和评估一个国家、地区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CSDIS以主题领域为主要形式,同时考虑领域之间的因果关系。五个主题分别是: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消耗排放和治理保护。其中可持续发展中最常见的三个主题:社会、经济和自然都在其中,在此基础上,针对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增加了两个关联主题:消耗排放与治理保护。如图1所示。

图片1

图1

经济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稳定的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如表1所示。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代表目前难以获得数据,

但期望未来加入的指标)

单位

指标数

经济发展

(30分)

创新驱动

科技进步贡献率*

%

1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GDP比例

%

2

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3

结构优化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比例

%

4

信息产业增加值与GDP比例

%

5

稳定增长

GDP增长率

%

6

城镇登记失业率

%

7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8

表1

社会民生包含四类指标:教育文化、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如表2所示

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代表目前难以获得数据,

但期望未来加入的指标)

单位

指标数

社会民生

(25分)

教育文化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

%

1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2

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个数)

平方米

3

社会保障

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

%

4

人均社会保障财政支出

5

卫生健康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6

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

%

7

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

8

均等程度

贫困发生率

%

9

基尼系数*

 

10

表2

资源环境主要是对国土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反映自然状况的指标进行可量化的评价。同时,城市环境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被纳入考察的范围。如表3所示。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代表目前难以获得数据,

但期望未来加入的指标)

单位

指标数

资源环境

(20分)

 

国土资源

人均碳汇*

吨二氧化碳

1

人均绿地(含森林、林木、草原、耕地、湿地)面积

2

土壤调查点位达标率

%

3

水环境

人均水资源量

立方米

4

水质指数

%

5

大气环境

监测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

%

6

监测城市平均P2.5年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7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指数*

 

8

表3

消耗排放主要反映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消耗、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温室气体排放等三个方面。如表4所示。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代表目前难以获得数据,

但期望未来加入的指标)

单位

指标数

消耗排放(15分)

土地消耗

水消耗

能源消耗

单位建设用地面积

二三产业增加值

万元/

平方公里

1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

立方米/万元

2

单位GDP能耗

吨标煤/万元

3

主要

污染物排放

单位GDP主要污染物排放

(单位化学需氧量排放、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吨/万元

4

5

6

7

工业危险

废物产生量

单位GDP危险废物排放

吨/万元

8

温室气体

排放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

%

9

碳排放强度*

吨二氧化碳

/万元

10

表4

治理保护主要反映人类对自然修复所做出的努力,包括资金上的投入、主要环境治理目标的设定。如表5所示。

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代表目前难以获得数据,

但期望未来加入的指标)

单位

指标数

治理保护

(10分)

治理投入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与GDP比*

%

1

环境保护支出与财政支出比

%

2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比

%

3

废水利用率

再生水利用率

%

4

污水处理率

%

5

固体废物

处理危险

废物处理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6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

%

7

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

废气处理

废气处理率

%

9

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

碳排放强度年下降率*

%

10

能源强度年下降率

%

11

表5

根据CSDIS,我们从国家、省、城市三个层面做了可持续发展评估。从国家层面来看,2010-2015年整体呈现逐年持续增长态势,其中,2010年为100,2015年该指标上升为135.55。如图2和图3所示,2015年可持续发展指数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为“治理保护”指标的带动,其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大幅增长。另外,社会民生改善效果也比较突出。

图2

新建位图图像

图3

我们也对31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和70个大中城市进行了评估和排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关于这项研究的具体成果准备11月对外正式发布。

表6是我们设定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供这次会议参考。

无标题

表6

目前取样的70个大中城市是按照国家统计局口径确定的。江苏省取样四个城市,包括省会南京、苏北徐州、苏中扬州、苏南无锡。南京和无锡可持续发展情况较好,在70个大中城市排名中相对靠前。南京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要好于无锡,而无锡的环保治理和消耗排放要好于南京。

因为镇江不在70个大中城市统计口径中,目前还没有对镇江的情况进行评价。我们愿意把这个指标体系提供给镇江,请镇江的同志先做一下自我测评。

希望我们这套指标体系对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每个省份和城市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地理和资源限制情况来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通过相互比较借鉴,确定自己的薄弱领域,并在最能提升可持续性的领域集中发力。

为了找出中国城市与世界其他城市之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差距,为中国城市提供国际参考,我们以五个国际城市——纽约、东京、伦敦、中国香港和巴黎为基准,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可以做比较的指标,与中国城市做了可持续发展状况比较。总体发现,国内城市差距还是较大,特别是在社会福利和环保治理方面。

尽管我们从研究者的角度已经初步提出了衡量和测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做了一些评估研究,但要想使之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目前,一些数据指标的取得非常困难,中国的统计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CSDIS这一套指标体系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而不断修订、校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正如唐朝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所吟诵的那样,我们从事的这项工作和镇江推进的低碳城市建设事业一定会乘着党的十九大的东风,驶向更加辽远的明天。

谢谢大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