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所长江时学同志的发言

  • 时间:2010-07-19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我在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工作,工作期间先后出现了82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2008年底和2009年初,我到了社科院欧洲所工作,我的研究领域发生变化。那里先后出现两次金融危机,冰岛金融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

今天,谈以下几个问题。我觉得希腊债务危机有许多问题很值得研究。

一、危机的根源

我记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鲁格夫曾经说过一句话,是2001年评论阿根廷金融危机时说的话,“沉重的债务负担,庞大的财政赤字和僵硬的汇率制度会使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崩溃。”当时说的是阿根廷,当时阿根廷就是这样一个情况。他所说的僵硬的汇率制度,是说货币政策缺失只有财政政策。那个话放到今天的希腊债务危机,我认为,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很大的相关性。从外因来说,希腊债务危机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使得出口和旅游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内因是有关财政政策的缺失。这一点刚才贾康所长谈到了。

现在我们要问,为什么希腊债务如此沉重?主要原因是,长期奉行赤字财政政策;公务员队伍庞大;偷税漏税严重;公共部门庞大、效率低下;每天只工作6小时,各种各样的假期很多。还有出于“选举政治”的考虑,做假账。希腊危机的根源可以归纳为这样内因和外因几个方面。我们一开始应该注意到,希腊债务危机一开始问题并不严重,在欧盟要不要援助和如何援助这个问题上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本来很小的毛病最后变成了一个大毛病。为什么欧盟的救援行动举棋不定?最关键的是欧盟内部的分歧:我们帮助希腊会否产生道德风险。很重要的是欧盟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政府,也没有有效统一的财政协调,更没有危机管理机制。任何一个决策都要经欧盟内部每一个国家同意、表决,延误了看病的时间。

《欧洲联盟基础条约》第122条第2款这样说的“如有一成员国遇到无法由其控制的自然灾害或特殊事件引起的困难或面临着有可能由此导致的重大困难的严重威胁时,理事会经委员会提议,可通过一项决定,在有些条件下,有关成员国提出联盟援助”。有人认为,这一条表示我们不应该救助希腊,也有人说,这一条正是为我们欧盟向希腊提供援助提供了很好的法律基础。这个问题怎样理解?我查了原文,希腊债务危机与自然灾害没有关系,与特殊事件没有关系,完全是他们自作自受。花钱太多,才导致这样的情况。

二、欧元会不会崩溃

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或者说可能性很小。默克尔说过,如果欧元崩溃的政治成本是不可估量的。希腊经济在欧元区经济总量所占比重不足,只有3%左右。这个比重显然难以对欧元产生致命打击。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没有出现危机,他们的经济在较快的复苏之中,这是很好的因素。任何一种国际货币的价值都是由采用这一货币的国家的经济实力所决定的,欧元区的经济实力是众所周知的。目前,欧洲经济遇到的种种困难并非都是由欧元导致的。希腊政府制定的一些反危机措施以及IMF和欧盟的援助有助于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所以,我认为,欧元不大可能会崩溃。我们也可以看出,与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相比,希腊债务危机对欧元区的冲击力是较为有限的。实际上现在真正陷入危机的只有希腊。不能因为希腊陷入危机了就说整个欧洲陷入了危机。

三、如何看待三大信用等级评级机构的作用

根据欧洲央行的有关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的信用等级被穆迪等级机构降级后,它的国债就无法被作为获取欧洲央行优惠贷款的抵押。彭博商业网刊有一篇文章,许多欧洲人总是把危机的根源归咎于他人。常被人指责的替罪羊,就是投机者和三大信用等级评级机构。这个话说的有一些道理,但又不是完全正确。法国欧洲事务部长说过一句话“我很想知道,三大信用等级评级机构中的三岁毛孩子是否知道他们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的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些国家的政府不得不承受巨大的损失,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住房,这些信用评级的机构责任心在哪里?”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有许多人说,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并不像穆迪说的那样差劲,都是你们说我们不好。在所谓的牧羊人效应的影响下,资金逃离泰国和韩国,使危机变得严重。现在希腊也有这样的问题。

四、如何完善欧盟的制度建设

1.如何使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匹配。2.如何使各国真正能执行欧盟的有关规定,就是3%和60%。现在看,难度很大。3.财政赤字相当于GDP的3%,与其说上限,还不如说下限。如何确保成员国提供真实的数据?希腊做假账来蒙骗欧洲统计局,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还有,贾所长说到的,怎样来加强欧洲经济管理?现在欧洲人说,我们要建立欧洲经济政府。但是,如何建立,什么时候才能建立?这是一个大知道的事情。

六、如何认识文化因素与希腊债务危机的关系

美国人哈利森说过一句话,文化是一整套指导个人行为和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价值观和姿态。有人说,希腊人很懒惰,天天在海边泡着,不干活。所以,导致他们产生危机。我们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时候,不妨从文化角度探讨,文化对经济产生的反作用力。有许多故事,有许多笑话,时间关系就不说了。

七、欧洲货币基金能否诞生

我们要是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帮助我们欧盟解决债务危机,对我们来说,是丢尽了脸,是看不起欧盟。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我们,最后没有办法才不得不由IMF出面。同时,许多欧洲人说,我们能不能自己建立一个自己的货币基金组织呢?所谓的EMF(欧洲货币基金),这个建议是由欧洲各国财长想出来的。我们这个EMF要拥有IMF的权力,目的是预防危机,打击金融投机,惩罚不听话的成员国,必要的时候提供紧急援助。欧盟已同意德国提出的建议。但是,这个EMF什么时候降生?估计媒体有很大的疑问,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比如说,政治上能否行得通,法律上能否行得通。要搞EMF,具体操作还要修改《里斯本条约》。EMF要成为现实,那又是好几年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注意到,EMF搞起来以后谁出钱、出多少钱、怎么管理等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国家曾经提出搞一个亚洲货币基金叫做AMF,最后不了了之。EMF也会不会跟AMF一样不了了之?两个礼拜前,德国财政部的官员到我们所讲座,我们曾经问过。他回答, 7月份EMF就会成形。

八、希腊债务危机的出路何在

1.倒账,成本很大。2.重新安排债务,同时由债权人“理发”,削减一部分债务。这样对希腊的资信带来沉重的打击,而且债权人一般不愿意因“理发”而蒙受损失,可能对欧洲的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冲击。日本的公债都是本国人拥有,希腊的债务多是外国人拥有。如果进行理发,会导致欧洲金融体系很大震荡。3.退出欧元区,重新使用希腊过去的货币德拉克马。这个可能性,政治代价无比高昂。退出欧元区以后,希腊与其他欧盟成员国的经济联系会受到严重影响。依靠货币贬值来提升竞争力是不可持续的。另外,德拉克马的贬值会加重欧元债务的偿付成本。

出路:首先,外部援助必不可少。第二,以危机为契机,加快改革步伐。现在出台了很多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财政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都很多,有些措施对中国人来说很奇怪。比如说,到50岁没有退休,就可以领取养老金,类似于五花八门的优惠很多。这次改革就是削减这些社会福利,所以老百姓上街游行。

九、西班牙是否下一个希腊

现在网上媒体好多人说西班牙是下一个希腊,现在好多人说“笨猪四国”对他们是莫大的侮辱。现在,这中间最引人担忧的就是西班牙。它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希腊。它曾经是最成功的经济体,2004年美国的《时代》周刊把它当作封面文章。当时,西班牙被人们认为生活最舒服,最好的一个国家之一。引进好多外国移民,建筑业发达,占GDP的10%-20%。但是,房地产泡沫破裂,有些地方2/3的房子卖不出去,这是西班牙经济的问题。它与希腊的经济问题还不一样,虽然它们的债务指标都很高,而且好多经济指标比希腊要好。今年第一季度,西班牙的经济已经出现了强劲的复苏。所以,我认为,西班牙不大可能成为下一个希腊。

十、对中国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经济危机都会产生一个效应。九十年代,墨西哥金融危机叫龙舌兰酒效应;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叫探戈效应;东南亚金融危机叫做龙效应,中国如果陷入经济危机长期效应会很大;希腊金融危机叫做“爱琴海效应”,对中国也有几个影响。

1.人民币“被升值”。

2.中国对希腊的出口减少。

3.危机使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影响中国对欧洲的出口。

4.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从而打击中国的出口。但总的来说影响不大。两个礼拜以前,我在香港开会提到了人民币被升值。一个法国人说,不对,你们不是说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没有联系,现在凭什么说人民币被升值跟中欧贸易有关系?这是法国人的观点。我们对希腊的出口很少,所以不大可能受太多的影响。

希腊债务危机的“贡献”?美国学者佩德罗波洛斯认为,希腊债务危机为欧盟做出了两个贡献:一是危机使欧元贬值,从而使欧盟的出口商品变得更有竞争力。二是危机使欧洲的经济学家认为,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和团结很难使货币联盟生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