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作客“围炉”讲堂探讨改革开放40年大变迁

  • 时间:2018-12-21

2018年12月8日,北京大学举办“围炉”讲堂。当日,“围炉”讲堂“唱响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对话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对话会邀请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陈文玲以及香港立法会前议员陈鉴林,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各自代表领域的发展和成就,展开对话交流,并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问题。


12月8日下午,“围炉”讲堂:唱响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对话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教育、经济、科技、交通等行业的代表人物讲述自身成长故事及行业发展的典型事件,回顾40年来行业发展历程与成就,展望未来。

2018年12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出席对话会,讲述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在现场分享中对中国铁路过去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数家珍。

中国铁路的营业里程从1978年的5.2万公里增长到2017年的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

“中国的铁路运输能力跃居世界前列。”作为一名出生铁路世家的铁路人,傅志寰认为,以最高时速350公里/小时的“复兴号”为代表,中国铁路在不仅在科技创新方面硕果累累,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国高铁的正点率已经达到97%,网络售票等服务也更好地满足了旅客的出行需要。

“在铁路方面,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以前我们没什么话语权,但现在我们在技术上、管理上、体量上都已经赶上(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现在在国际会议制定标准上也要听听中国怎么说。” 傅志寰说。

2018年12月8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出席对话会,并回答航空航天领域有关的问题。

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成为对话会中被提问最多、最受欢迎的嘉宾。

2003年,伴随着杨利伟作为中国首位航天员的升空,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11位航天员进入过太空。

杨利伟回忆说:“2003年送我进入太空的时候,发射现场都是满头白发的老专家,如今的航天发射现场,这样的情况已经不多,大部分都是中青年科研人员。”

杨利伟强调,中国航天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提升。作为航天大国,中国不仅突破了一系列出舱等技术问题,还注重人才储备,培养了很多专业的航天人才。

载人航天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多年的实践,中国已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这是花钱都买不来的!”杨利伟说道。

作为出席对话会年纪最大的嘉宾,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每每讲到中国今非昔比的成就时,双手都会颤抖不已。

前20年搞科研,后20年专事教育管理的王义遒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不断调整结构,扩大规模。据统计,1978年的中国有37万在校大学生,目前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3700万,其中包括200多万研究生。

2018年12月8日,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专家、自然科学家王义遒(左),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右)分别就各自所在的领域谈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

中国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转变。从强调老师要”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到现如今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王义遒表示,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质,发扬自己的个性,那么国家一定会是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我们的教育就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王义遒说。

“在国家变革的伟大历程中,我是战略的参与者、是制定者,也是见证者。我非常幸运可以在决策服务的岗位上为国家建言献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发言中指出:“这些在解放前都是不可能的,在改革开放前也不可能,只有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可能。”

陈文玲认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物质基础。

数据显示,1979年至2017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5%,明显高于世界同期2.9%的平均水平;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8.4%,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90%,现在贫困人口只占总人口的不到1%。

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7.7亿贫困人口脱贫。陈文玲认为,中国扶贫和发展的经验,给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带来了希望。“这是中国对世界贡献的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

2018年12月8日,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前议员陈鉴林在对话会上希望香港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内地发展。

香港立法会前议员陈鉴林在对话会中分享说:“从政治上来说,祖国是香港大后台。在经济上,(祖国)是香港的大市场。”

陈鉴林认为,没有改革开放的40年,香港的发展不会如此迅速。

陈鉴林回忆说,30年前工业发达的香港赶上中国的改革开放。香港企业的强竞争力离不开工厂向内地迁移而降低的生产成本。香港回归后面临亚洲金融危机时,“国家给予了香港大力支持,成功抵御了这场危机”。

陈鉴林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在贸易、旅游等方面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可以在国家的发展当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未来香港和内地的交往还会更加密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