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友好之路、合作之路、幸福之路
- 时间:2019-03-27
时间:2019-03-26 来源:中宏网
两会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启动了欧洲三国行。从"古丝绸之路"终点的意大利罗马到首访摩纳哥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热情召唤,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推动已商定的共建"一带一路"及第三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一带一路"倡议的务实推进无疑是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欧洲行的重要使命。
那么,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实施5年来取得的突出成就,把握依托制度型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日前接受了本网的独家专访。
以下是访谈实录:
编织两个文明古国的丝路新梦
中宏网记者: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选择了欧洲三国访问,其中,意大利罗马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实施5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其深刻的国际影响力?
张大卫: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欧洲三国,其中,意大利罗马是古丝绸之路终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刚刚闭幕,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5年并步入发展关键期访问罗马,意义重大。正如习近平主席与孔特会谈时指出,中国和意大利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天经地义。意大利总理孔特也表示,意中两国有着上千年交往史,两个古老文明相互交织,经贸、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为双方友好合作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们国家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向世界发出得一份充满善意的倡议。中意两国元首的谈话深刻揭示了这一倡议的深邃历史文化内涵。回望历史,中世纪以前,这条存在于东方文明古国中国与西方欧洲古罗马之间的贸易商路,历经时代风雨,生机依旧。中世纪后,受中亚战事影响,海上丝路也逐渐发展兴隆。从历史到今天,这条横亘大陆与海洋的“一带一路”,一直就是造福沿线国家与世界人民的友好之路、合作之路,更是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幸福之路。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欧洲三国,将这条友好合作通向幸福的"一带一路"倡议务实推进,表达了中国人民一如既往的开放意志以及与世界共繁荣的无悔初心;表达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持续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并通过自由贸易带动人文交流,使沿线国家与世界共享自由贸易带来的商机、繁荣与就业机会,促进沿线国家与世界共发展、共繁荣的坚实足迹。
在此过程中,中国始终葆有一份初心与情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一直在为世界的繁荣与稳定做出贡献。尽管中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国希望在此伟大历史进程中,能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成果,使各国都能在此进程中受益,实现友好合作与互利共赢。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欧洲三国行,正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的落地生根与开花结果。
当然,对于国际上一些误判、误读甚至恶意曲解,欧洲三国行也是一次开放的沟通交流行。我曾和美国记者做过一个比喻,好比一个村庄,我们这个村子发展的较好,还有一些村有些困难,那么,我们在力所能及之处,把村落之间的道路也修缮一下,为大家提供便利。“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基于这样一份朴素的情怀。为此目的,中国一直在沿线国家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中致力于开展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如果认为这是中国的一种战略扩张,那么,这种论调不仅不符合"一带一路"和平合作的历史精髓,也完全曲解了中国提倡"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
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欧洲三国,在同意大利总理孔特会谈时重申,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遵循的是开放、透明原则,实现的是合作共赢。孔特表示,意大利在互联互通建设方面有着特殊地理优势,我们很高兴抓住历史机遇,参加共建"一带一路",坚信这将有助于充分挖掘意中合作潜力。意大利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愿密切同中方沟通协调,促进欧中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强调,要推动已商定的共建"一带一路"及第三方合作项目尽早落地,取得实效。马克龙表示,法方关注并重视"一带一路"倡议。法方视中方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愿同中方进一步密切战略沟通与协作,发挥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引领作用,共同维护多边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中国古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中国也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初心——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给世界各国带来福祉的倡议。事实上,正如习近平主席此次欧洲行,孔特、马克龙等国际政要给与的积极评价与响应那样,"一带一路"倡议以其友好合作的文化魅力与开放共赢的创新活力,必将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信任与支持。
护航“一带一路”行稳走远
中宏网记者:无论是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还是进一步扩大开放,都离不开制度层面的护航和支持,在当前改革攻坚进入深水区的新形势下,您怎么看待制度型开放的关键意义?
张大卫: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这次政府报告则做了更加深刻和全面地阐述。这一主张体现了我们国家一贯坚持的建立外向型经济新体制,开创开放新格局,推动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的一贯主张和原则。这一政策主张体现了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技术、资源等,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扩大经济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比如在继续扩大货物贸易的同时,扩大服务业贸易;在开放格局上向中西部地区深入推进。同时,转向制度型开放,则包含了降低制度型门槛,比如扩大外资准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以及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再比如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进一步扩大发展双边的、多边的区域自由贸易体制等。
经过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发生了历史性深刻变化,通过扩大开放中国已经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体供应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通过扩大开放也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今天,在新的经济形势和贸易格局下,我国既有优势也面临一系列新挑战。我们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开放政策,制度型开放未来或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不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才能促进和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也只有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才能持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这两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这次两会通过的《外商投资法》,也表明了我们国家将在制度型开放上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