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 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 时间:2019-04-30

 

来源:明报     时间:2019-4-29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跨国界、跨洲际开放的重大合作行动,必将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必将使新时代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道路愈走愈宽广。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伟大实践的推进,中国发展更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主动参与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新型公共产品,正在推动形成开放型世界经济。6年来这一倡议得到愈来愈多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响应,世界上126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倡议转化为全球公共产品。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写全球发展蓝图,其本质是通过更高技术支持、更快流通速度、更好营商环境,创造全球互联互通、相互开放、携手发展的新格局。

当前,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但世界存在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与信任赤字,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和霸凌主义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显现,打击恐怖主义、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信息和网络安全,以及重大传染病防治等,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世界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只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使中国与更多国家一道,共同驾驭世界经济航行的大船,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胜利到达光明的彼岸。

所有国家都可以加入一带一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性的开放平台,为参与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道路。中国倡导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开放为导向;不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而是通过开放促进包容发展进程;不是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中国俱乐部」,而是各国响应和参与的「和鸣共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而是给各国经济共享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路径。所有国家无论处于何种政治体制、地域环境、发展阶段、文化背景,都可以加入开放的一带一路朋友圈,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实现新时代发展的重要路径

共建一带一路将成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加强经济联系、探寻联动发展的平台、载体和管道,成为使相关国家和地区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目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大部分国家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商品、服务、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在所有相关国家之间的共享、流动和重新组合,各国可以利用各自比较优势,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大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近6年来取得的成就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开放、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贸易和国际产能合作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将推动中国迈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从全球化获益的40年,也是对世界作出贡献、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丰富全球治理的40年。

中国经济社会之所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并受国际社会瞩目,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世界,世界也因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而充满动力。中国改革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到「引起来」与「走出去」并重,再到通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更加开放,中国的2.2万公里沿边地区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形成了内外联动、东西互济、海陆统筹的区域开放格局,形成了「陆、海、空、网、冰」五位一体的「丝绸之路」空间布局,形成了「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等多维推进的良好态势。

共建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提升开放水平的新思路。中国改革开放从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建设经济特区、各类特殊经济功能区,若干对外开放高地,成功经验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共同合作过程中的借鉴与运用,可以为相关国家提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为中国企业参与更广阔的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中国经济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从2008到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率年均30%左右,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向优、向远。中国不仅要继续供给侧结构改革,还需通过进一步开放倒逼改革,不断释放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与各国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

中国不断迈出开放新步伐,以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发展的需要。中国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维护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建立的基于规则、普遍、开放、透明、可预测、包容、非歧视和公平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共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推动形成一带一路建设大市场,使世界各国的发展机会更均等,让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享。

中国积极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找准共同行动方向,签署双边、多边合作文件,逐步将对接的发展战略、规划等确定愿景细化到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分步实现合作目标,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