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副部级磋商无果而终,“贸易战影响有限”

  • 时间:2019-09-26

 

来源:韩国《中央日报》      日期:2019年9月22日

 

据中国《人民日报》22日报道,中美经贸代表团于19~20日(当地时间)在华盛顿举行副部级磋商,开展了建设性的讨论。双方还认真讨论了10月份在华盛顿举行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的具体安排,并同意将继续就相关问题保持沟通。但随着中国取消原定访问美国中西部粮仓地带的蒙大拿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农场,有观点推测中美磋商又再一次陷入了困境。

香港《明报》指出,中国外交中“建设性的”一词是用于提议虽可作为参考,但立场差异仍然存在的情况。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表了一则简短的声明,称这次磋商“富有成效”,并表示“期待10月高级别磋商的中国代表团”。在这次磋商开展之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释放了对此次磋商的积极信号,如排除437项中国产品的加征关税,但毫无成效。路透社引用消息来源报道:“中国代表团在知识产权保护、强制技术转让、产业补贴和其他经贸壁垒等核心问题方面并未拿出新的提案,结论是美国尚未接近达成共识。”新上任的中国谈判代表团代表、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向路透社表示,在任何谈判上,美国都应取消所有加征关税并维持平衡,而不能是一种中国一味退让而美国却丝毫不动摇的方式。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学家近期与外国记者团会面时评价称,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在今年第3季度触底并在第4季度回升,中美贸易战争的影响是有限的。中国政府的经济咨询机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的总经济师陈文玲和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强调,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增长率以及就业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张宇贤评价道:“中国的经济规模较小时需要制造足够的工作岗位,因此过去将经济增长率放在第一位。但中国已经实现了高增长率,足以保障充分就业。”他解释说:“6%的经济增长率意味着5.4万亿元(761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在中国劳动人口停止增长的状态下,6%的经济增长率完全足够吸收新供应的劳动力。”中国的经济规模增长到100万亿元(14万亿美元)或110万亿元时,增长率只要5%~4%左右即可。张宇贤接着指出,“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将低至6.1%,而第四季度回升至6.2%,财政、货币流通、结构调整将在第四季度显现出成果”,预计今年最终的经济增长率将在6.2%~6.3%左右。

陈文玲强调以经济增长率为第一的思想主义时代已经结束了。她称:“GDP不再是中国唯一的目标,中国现在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强国,这包含了制造业水平、科学技术教育水平、医疗、人民生活水平、国家治理等。”

陈文玲解释道:“根据民间调查,中国中小企业因中美贸易战影响而破产,导致有400万个岗位消失。即使如此,在2008年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时期,中国隐形的失业者达到1000万名,甚至是2000万名,也没有造成大问题。”这是因为中国特有的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经济结构阻挡了失业压力。

这三位经济学家还强调,即使在美国施压下,中国仍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将贸易战延续成持久战。这就是中国谈判团队“不能通过单方面让步”这一信心产生的背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