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国经中心召开第125期“经济每月谈”

  • 时间:2020-02-03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20120日,国经中心举办了第125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主题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主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方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陈道富分别发表演讲。




张晓强指出,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框架下,我国将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核心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加强基础研究,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下一阶段的谈判,需要中美双方基于市场原则,相互尊重,对话协商,共同努力,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魏建国认为,中美两国达成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令全球市场振奋,协议的意义大于协议本身。协议体现了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中美双方将建立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机制,及时有效处理经贸分歧,通过沟通机制解决各领域出现的问题,这是中美两个大国在新时期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利好。

韩秀成指出,知识产权是中美经贸和中美关系的焦点和重要内容。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有助于中美双方建立更加和谐紧密的经贸关系。协议顺应国际规则改革的趋势,有助于推进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能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

方言认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有利于积极推进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协议第三章《食品和农产品贸易》体现了中美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关注,达成很多重要成果。扩大农业合作是双方互利共赢的选择,协议有利于促进中美两国在农业科学技术领域方面的投资合作以及技术磋商。

陈道富指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公平、有效和非歧视的前提下,可以加大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推动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和开放。这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续,将为中国金融稳定发展提供力量。中国建立适应性、竞争性、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助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

演讲结束后,与会专家与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会员单位、研究机构、企业和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