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氢能,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 时间:2021-02-05

来源:南方电网报  时间:2021-1-2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 景春梅


南方电网报:您怎么看2020年的氢能热,这会是氢能快速增长的新起点么?

景春梅:2020年氢能的火爆,是多年来氢能技术进步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早在2000年左右国际上就有一轮氢能热,当时是美国牵头,后来因为成本太高,没有能真正在全球热起来。近几年氢能再次受到重视,美洲、欧洲、亚洲,以及大洋洲的主要经济体纷纷将氢能纳入国家战略规划。特别是新冠疫情下各国推动经济绿色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等因素进一步助推了氢能的火爆。因此,我认为这次氢能应该可以真正在全球“热”起来,成为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

从国内看,202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进一步激发了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仅如此,我国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重大宣誓,也给氢能产业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现在,我国氢能已具备基本完整的产业链,基本掌握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各类资本、各类企业争相投资和布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个别地方实现小规模示范应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在制定当中。综合以上因素,预计未来我国氢能产业将迎快速发展期。

南方电网报:我国在发展氢能上的优势劣势是什么?

景春梅:我国氢能发展的优势在两端:前端氢源和终端市场,短板在中间的储运、加注及燃料电池相关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氢国,也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在氢源制备上具有优势,绿氢供应潜力较大。我们还有巨大的市场,可为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广阔的空间。基于我国目前氢能的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做到自主可控。虽然这两年,国内自主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意识不断提高,技术进步的速度也非常快,但一些关键材料和设备还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国产产品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离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南方电网报:我国在发展氢能中应该尤其关注什么?

景春梅:发展氢能,首先要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前提下推广终端市场在当下脱钩风险、断供风险均存在的情况,更加应该注重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尽量健全自己的产业链,实现国内氢能产业的大循环。处理好国际合作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协调好技术自主进度与终端市场的推广节奏,避免重蹈“市场让出去但技术没换来”的覆辙。

其次,要避免分散研发带来的宝贵科研资源和人才的浪费。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构”。在氢能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过程中,也要统筹好科研资源。

再次,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现在全国有20多个省市、40多个地级市出台氢能规划,建成30多个氢能产业园区,规划的燃料电池、车、站的数量远远超出市场容量,产业趋同和产能过剩的风险不断加大。

南方电网报:氢能发展中,电力企业应该怎样抓住机遇?

景春梅:氢能是很好的储能形式,它可以大规模、跨季节储能,充当电网跨季节调峰的媒介。特别是可以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结合起来,尤其是“三弃”比较严重的地方,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或通过氢储能来帮助消纳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在微电网方面,可探索氢光储充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通过最大限度利用峰谷电价,实现电能和氢能相互转换、氢电共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