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关系分析——国经中心举办第141期“经济每月谈”

  • 时间:2021-07-05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21年62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称“国经中心”)通过视频方式举办第141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主题为“中美经贸关系”。会议由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贸促会原会长姜增伟主持,国经中心副理事长、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国经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国经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分别发表演讲。




魏建国指出,当前美国经济结构出现问题,企业外迁、制造业日益空心化严重影响了其供应链和产业链;另外,美国金融放水致使国内通胀持续,债务升高,财政赤字失控,金融风险日益增大。未来5年,美国经贸对中国的依赖性会持续增强,美国应及时抛弃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同中国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稳定、健康的中美关系。

朱光耀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处于建交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下一步,中美双方要加强以两国元首作为战略引领的对话合作,恢复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重启中美双边投资协议谈判,加强中美留学生等人文交流。同时,中美应持续改善双方投资环境,扩大双方的投资合作空间,促进更加稳定的经贸合作。

陈文玲表示,拜登政府在延续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同时,加强战略调整,把中国作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联合西方盟国,限制中国发展。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应加强双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领域的合作,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互相取长补短,互利互赢,改善中美两国紧张关系。

查道炯认为,中美之间的技术竞争是动态竞争,良性的动态竞争是活力的源泉。尽管中美存在不少分歧,但双方之间依旧存在相互平等的贸易机制、公认的国际规定以及可以相互适应的规则。中美应在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方面加强合作,加强两国企业间的投资合作,推进双方互惠关系构建。

演讲结束后,与会专家与媒体进行了互动交流。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会员单位、研究机构、企业和新闻媒体通过网络参加了此次会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