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国经中心举办第142期“经济每月谈”
- 时间:2021-07-19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21年7月1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称“国经中心”)通过视频方式举办第142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主题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会议由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主持,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国经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国经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分别就“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发表演讲。
张晓强指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需立足发展新阶段,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一是加大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支持。优化存量,并保证增量资金向基础研究倾斜,经过几年努力争取将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提高到10%。二是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解决科研资源投入重复分散,整体效率不高问题,避免低水平同质化创新和宝贵科研资源浪费。三是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借鉴我国高速铁路、先进三代核电、特高压、5G领域等实践经验,推动重点领域创新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四是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体制,坚持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突出专利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五是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王一鸣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鲜明特征。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超大规模经济体的现代化。中国迈入现代化将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的版图。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化发展新模式。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全体人民。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张燕生表示,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中国人民站起来为世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中国人民富起来继续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人民强起来将促进国际格局和秩序变革。当前,在全球化进程放缓、全球贸易投资收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的国际新形势下,要建设高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演讲结束后,与会专家与媒体进行了互动交流。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会员单位、研究机构、企业和新闻媒体通过网络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