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国经中心举办第144期“经济每月谈”

  • 时间:2021-10-12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21年92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称“国经中心”)通过视频方式举办第144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主题为“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会议由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张晓强主持,国经中心副理事长、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线上参会),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分别发表演讲。

 

 

 

张晓强指出,中小微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城镇就业岗位的80%9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明确提出,要继续围绕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实施宏观政策,始终把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要把支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作为突出重点。要继续提升信贷政策精准度,完善公共技术和相关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创新板为企业创新提供更有利的直接融资条件。

朱光耀表示,疫情给全球供应链的供应端、运输端和仓储端均带来严重冲击。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国大都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的财政赤字率、资产负债率急剧增加。世界主要经济体就通胀的中期性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渐退出已基本达成共识。国际税制改革充满不确定性。后疫情时期数字国际规则的制定需继续提升其包容性。我国作为去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保持正增长的国家,今年经济增长面临前高后低变化态势。在进行逆周期调节的同时,应主动实施跨周期调节,合理提升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努力实现今年GDP目标增长6%以上,确保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向好。

王一鸣指出,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需要,是有效应对我国和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和政策不同步的需要,也是有效应对疫情局部反复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新情况、新挑战的需要。他认为,做好跨周期调节,需要统筹今明两年的宏观政策衔接,把握好政策调稳的节奏和力度,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多措并举保持物价总体稳定,继续实施大宗商品的保供措施;有效应对美联储政策转向可能带来的外溢效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预警;做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统筹做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稳妥有序化解个别大型房企债务风险,继续加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力度,提高金融系统抗风险能力。

演讲结束后,与会专家与媒体进行了互动交流。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会员单位、研究机构、企业和新闻媒体通过网络参加了此次会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