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通讯》2010 第8期
- 时间:2010-12-29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目 录
工作动态
曾培炎会见法国安盛集团董事会主席卡斯特························· (2)
郑新立会见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全球副总裁卡兰·巴蒂亚········ (4)
魏建国会见美铝公司执行副总裁···························· (5)
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前主席泰瑞·马可利夫访问国经中心 (6)
第十三期“经济每月谈”活动成功举办······································ (7)
国经中心召开“全球化、知识化与服务经济”学术会议·········· (8)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党委正式成立····································· (9)
专家论点
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1)
[工作动态]
曾培炎会见法国安盛集团董事会主席卡斯特
曾培炎理事长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到今年初,中国经济已基本恢复到2008年首季的正常水平。今年一、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较高增速,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包括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物价指数上升,单位GDP能耗增加。中国政府对此采取了一系列金融和行政调控措施,并在短期内收到效果,对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相对稳定且较快的发展态势。
卡斯特先生同意曾培炎理事长对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及其发展前景的看法,并表示,当前国际社会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十分关注。美国低估了欧洲在克服经济困难方面所具有的政治意志力和能力。欧洲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彻底改革金融制度,以及加大对政府财政支出的控制力度方面。欧洲各国已经开始实施更加严厉的税收政策。当前欧洲整体经济状况良好,失业率稳定,消费基本保持上升,企业投资进一步发展。
卡斯特向曾培炎理事长介绍了安盛集团(AXA)目前在华开展的业务及社会公益事业项目,表示中国在AXA长远发展战略中是一个重要市场,将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并希望通过安盛研究基金与中国建立更多合作。
曾培炎理事长对AXA的社会责任感表示赞赏,指出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未来市场潜力很大,希望AXA能抓住机遇,扩大在华业务,同时积极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郑新立会见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全球副总裁卡兰·巴蒂亚
2010年7月2日上午,郑新立常务副理事长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全球副总裁卡兰·巴蒂亚。GE(中国)公司副总裁陈然峰、国经中心牛铁航博士等陪同会见。
郑新立常务副理事长介绍了国经中心的主要职能、研究工作及全球智库峰会和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的有关情况。
巴蒂亚高度评价了国经中心在智库合作方面做出的贡献,并就全球化、国际贸易体制、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与郑新立常务副理事长交换了意见。郑新立常务副理事长表示,全球化给中美两国带来益处,但国际金融危机也给全球化带来挑战。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会伤害出口国,也损害进口国利益。中美两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应共同努力推进全球化的发展,强化国际贸易体制,推进贸易自由化。
巴蒂亚表达了美国商界对中国政府出台采购扶持政策存在的担忧。郑新立常务副理事长表示,美国在研发制造产品领域具有很大优势,在中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机遇大于挑战。他建议,GE与中国大型企业在民用航空技术及金融投资领域加强合作。
双方还就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
魏建国会见美铝公司执行副总裁
2010年6月7日,国经中心魏建国秘书长会见了美铝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查尔斯·麦克莱恩(Charles Mclane JR.)。美铝亚太区总裁陈锦亚、美铝压延集团首席财务官刘碧茵、美铝中国副总裁黄志湘,国经中心副秘书长张小冲、交流部副主任许朝友等陪同会见。
麦克莱恩副总裁感谢魏秘书长对美铝公司在华发展所给予的支持和鼓励,并表示非常赞同中国政府为防止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所采取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美铝公司从事的是高能耗产业,但长期以来,重视环保,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改进生产和加工技术,确保低消耗和低排放。目前,美铝公司正积极拓展消费电子、手机零件等领域,将与中国政府倡导的政策理念保持高度一致,把最高新技术产品引进到中国,帮助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升级。美铝公司愿与国经中心加强交流与合作,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魏秘书长高度评价美铝公司长期以来在中美友好关系、经贸及高科技合作等领域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充分肯定美铝公司不仅以盈利为目的,更重视企业社会效应、绿色环保理念。
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前主席泰瑞·马可利夫
访问国经中心
2010年5月21日上午,国经中心秘书长魏建国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前主席泰瑞·马可利夫一行。副秘书长张小冲、交流部副主任许朝友、信息部牛铁航博士、美国绿色技术混合动力汽车公司总裁王晓麟及北京大学中国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勇等参加会见。
马可利夫长期致力于美国民主党大选事务,曾任希拉里竞选委员会主席。目前,他担任美国绿色技术混合动力汽车公司董事长。魏建国秘书长首先对马可利夫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对他长期以来积极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表示赞赏,表示国经中心已与国外多家智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为世界500强企业进入中国提供咨询意见。中国正在整合汽车企业,发展绿色经济,双方可以在创新动力来源、探讨汽车产业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
马可利夫表示,发展绿色经济是奥巴马政府的首要任务,他目前正致力于在全球推广绿色能源产业,正着手建立全球绿色能源基金,拟在全球募集资金,用于投资绿色环保科技,创造新就业机会,推广绿色能源产业。
第十三期“经济每月谈”活动成功举办
2010年7月20日上午,国经中心在北京举办了第十三期“经济每月谈”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由国经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王春正同志主持。
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德水,研究员王军和张永军分别发表了演讲。专家们围绕发展方式转变、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宏观经济中的“多重”两难问题,以及世界经济局势这几个当前宏观经济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中国经济将出现一个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态势,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要坚持年初确定的方向不动摇。解决我国住房问题要以“住有所居”为基本目标,房地产市场不能以投资行为为主,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的精神。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应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可实施精准和局部微调等措施。
国经中心研究部、信息部研究人员,以及来自会员单位、企业、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人员也参加了会议。
国经中心召开“全球化、知识化与服务经济”
学术会议
7月6日下午,国经中心召开主题为“全球化、知识化与服务经济”的学术会议。国经中心常务理事、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张祥应邀发表演讲。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主持了会议。
张祥理事首先用详实的数据资料展示了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之后,世界经济结构正向服务经济转型。同时,结合国外案例分析,提炼出服务经济发展的六大规律,深刻揭示了服务经济对引领和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演讲最后,张祥理事指出,服务业是中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灵魂。中国服务经济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市场化、知识化和国际化则是跨越式发展的方向。
郑新立对演讲中涉及到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服务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服务经济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等,做了点评。
中心研究部、信息部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就服务经济及相关问题向张祥理事提问,张祥理事详细地做出解答。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党委正式成立
2010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党员大会隆重举行。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第一届党委委员。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直属机关党委批准,魏建国、郑新立、张小冲、戴桂英、韩易虎5名同志组成中共国经中心第一届党委,郑新立同志任党委书记,魏建国、戴桂英同志任副书记。
7月13日,中共国经中心党委召开第二次党员大会扩大会议。会议由魏建国同志主持,曾培炎同志出席了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金德本同志、国家发展改革委直属机关党委组织部部长屈照林同志应邀莅临指导,国经中心全体党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宣读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直属机关党委批复国经中心党委成立的文件,郑新立同志代表国经中心党委做了主题为《朝着世界一流智库的目标奋力前进》的报告。报告回顾了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取得的重要成绩和体会,并强调了当前中心发展的主要任务。
郑新立同志指出,要充分发挥国经中心党组织作用,加强党的建设,以坚定的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国经中心的党组织成为立党为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战斗集体。
最后,党委副书记魏建国同志做了会议总结,他强调,下半年国经中心的工作比较繁重,能否圆满完成任务,关键是要把党的建设放在中心工作的首要地位,努力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要按照曾培炎理事长提出的“创新、求实、睿智、兼容”八个字的要求,努力创新,扎实工作,廉洁奉公,加强团结,不断增强我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优异成绩完成国经中心下半年各项任务,为打造世界一流智库而努力奋斗。
[专家论点]
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
【编者按】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本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如何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行了深入阐述。
话题之一:为什么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党的十七大根据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
在需求结构调整上,要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供给结构调整上,或者说在产业结构上,要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转变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生产要素结构调整上,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来拉动经济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更加凸显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话题之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当前,要把扩大居民消费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发展公共服务消费,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一)把扩大居民消费放在突出位置
在发展方式转变上,第一个转变就是需求结构调整,这是根据经济发展遇到的突出矛盾提出来的。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消费、投资和出口在总需求中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消费率近些年来呈下降趋势。在消费率逐步下降的同时,投资率逐步上升。从2003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拉动下,钢铁、水泥、电解铝、技术装备业迅速增长,带来了投资率长期居高不下。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居民消费水平不能随着经济发展得到同步提高。而且大量产品用于投资和出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产能力闲置,贸易摩擦不断增加。过去几年,我国出口遇到来自许多国家的反倾销和贸易纠纷。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市场萎缩,估计最近三五年内,发达国家的市场不可能再出现危机之前较快增长的局面,对我国商品的吸纳能力下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下降。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已经不能持续下去了,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造成居民消费率低的重要原因在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其一,城乡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二,收入结构不合理,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个人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村消费市场虽然潜力很大,但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这种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这也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低的原因之一。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要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打破垄断,缩小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三是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通过改革税制来调节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
(三)把扩大公共服务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
缩小消费差距下一步的重点要放在公共服务方面,把发展公共服务消费作为一个重点。可以通过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特别是实现公共财政支出的均等化,使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也就是说,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能够享受到大体平等的服务水平。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的最大潜力所在
从现在起到2030年的20年内,通过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来提供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根据测算,城市人口每增加一个人,其用于消费的支出要增加5倍左右,另外拉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潜在投资需求是10万元左右。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已保持了30年。今后10至2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能不能继续保持下去?答案是“能”。因为我国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提高城镇化水平将产生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足以拉动我国经济在10至20年内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当前城镇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怎样把在城市有了稳定收入、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变成城市人口,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要为进城的农民工提供必要的服务,比如说把为农民工服务的托儿所、学校也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的范围等。
话题之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会造成其吸纳就业容量大的优势得不到发挥等问题。第三产业发展慢有多方面原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第三产业发展取得突破,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现在,第三产业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3%。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带来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就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占70%到80%,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造成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容量大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分析第三产业发展慢的原因,一是第三产业税收负担比第二产业重。二是缺乏一个专门为小企业和个体户服务的金融体系。第三产业主要是小企业和个体户,它们需要的流动资金规模比较小。在我国目前的银行体系里,尚缺乏专门提供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第三产业的小企业和个体户得不到流动资金的贷款支持。三是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新兴服务业还缺乏经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在第三产业中,为生活服务的一般传统服务业并不落后,落后的是为生产服务的新兴服务业,包括技术、咨询、金融、物流、中介服务等。例如物流,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0%左右,我国接近20%,原因在于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体系还没有形成。再例如,技术创新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包括技术成果的评估、技术贸易市场等,我国大部分仍停留在企业内部。
为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必须制定有效的政策。“十二五”期间要力求第三产业发展取得突破。
话题之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当前,我们要采取措施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一)企业要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近年来,党中央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和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不断加大,科研成果开始增加。但是,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
现在的问题是,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创新的主体。主要原因是现在对央企的考核指标主要是考核有形资产的保值增值,没有包括无形资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要。要建立一个鼓励发展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一个激励国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机制。如果体制机制不变,发展方式转变是很难的,企业也不愿意增加研发投入。例如,华为每年能够申请1000多个专利,如果再培育30个像华为这样的公司,我国的科技实力就可以有很大的提高。
(二)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目前,要建立以自主创新带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在这方面,深圳走出了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的路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深圳就明确提出要实行两个转变:第一,要从以外资企业为主向内资高技术企业为主转变;第二,出口要从加工贸易为主向一般贸易为主转变。为了集中力量扶持内资高技术企业发展,深圳市政府兴办了风险投资公司和贷款担保公司,现在深圳成长起来的企业,90%以上在它们发展的关键阶段都得到过这两个公司的支持。
(三)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面临倒闭。通过国际并购,把国外经营困难、又拥有比较好的科技资源的企业并购过来,可以使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一个新台阶。同时,还可以通过引智创新,吸引更多的海外优秀人才。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科技资源很多,应当加以利用,通过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话题之五: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对于加快农村发展至关重要。这包括6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这6项制度是对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任务的一个全面部署,建立和完善这6项制度,有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利于农村和谐稳定。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对于加快农村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6个一体化:一是城乡规划一体化。今后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要城乡统一规划。在一个城市内,哪个地方是居民区,哪个地方是工业区,哪个地方是农田保护区,哪个地方是生态涵养区,哪个地方是商贸区,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分工,做好整体规划。通过5年、10年不断努力,真正构建一个环境优美的城乡建设总体格局。二是产业布局一体化。例如,城市可以直接设立一些农业服务公司,农民打个电话,灌溉公司、收割公司就可以直接提供社会化的服务。三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的道路、供水、供电,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要向农村延伸,农民也能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例如,有了自来水以后,农村居民就可以买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这也是当前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一个方面。四是公共服务一体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要向农村延伸。五是要素市场一体化。促进城乡之间的多类生产要素自由、双向流动。六是社会管理一体化。
话题之六:以开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重要经验。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扩大开放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
扩大海外投资,有利于创造出口需求,打破资源瓶颈,提高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从而实现多重目标。
在当前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海外投资来创造出口需求。这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通过扩大海外能源、资源的投资,带动我国勘探开发设备的出口,同时又能够满足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要;通过扩大海外加工贸易,带动我国制造业“走出去”,带动零部件的出口;通过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带动我国设备和劳务出口等。
话题之七:建立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当前,要建立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使企业的经营决策能自动地向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方向进行。
一是要从制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资源价格不仅要反映其开采成本,还要反映它的环境成本和稀缺程度。由于资源价格构成中不包括短缺性这一因素,造成资源的价格太低,要通过资源价格调整来保护资源,发挥资源的效益。二是要改革金融体制。目前我国金融运行总体来讲是健康的,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好。现在的问题是专门为小企业、个体户和农户服务的小额贷款体系短缺,所以改革重点是怎样建立一个为小型、微型经济主体服务的金融体系。美国一共有8000多个银行,其中90%都是区域性的社区银行。社区银行只在一个地区之内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这些小银行对当地客户比较熟悉,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我国现在金融体系尚缺乏这样的“毛细血管”,金融的“血液”输送不到小型、微型的经济主体里去。所以要通过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创业活动和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此外,建立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还要改革财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
(转载自经济日报 2010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