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通讯》2010 第12期
- 时间:2010-12-29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目 录
工作动态
曾培炎出席2010高端经济论坛暨第三届侨商论坛··············· (2)
曾培炎会见贝塔斯曼基金会主席兼总裁冈特·蒂伦················ (4)
郑新立会见越南驻华大使····································· (4)
魏建国应邀参加韩国首尔G20桥梁论坛································· (6)
国经中心举办第十七期“经济每月谈”活动······························ (7)
领导讲话
曾培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机遇与挑战················· (9)
专家论点
郑新立:化危为机、破浪前进的“十一五”······················· (17)
[工作动态]
曾培炎出席2010高端经济论坛暨第三届侨商论坛
2010年11月17日,由中国侨联、香港侨界社团联会、香港中国商会、中国侨商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0高端经济论坛暨第三届侨商论坛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机遇与挑战》主旨演讲。
曾培炎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各国经济增长冷热不均,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需要各国通力合作。中国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取得明显成效,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把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同时应当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选择。他强调,“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把握几个方面:一是突出发展,二是实现均衡,三是改革创新,四是注重绿色,五是坚持开放,六是促进和谐。
曾培炎理事长对近年来香港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对未来香港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内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会推动香港经济的转型。香港的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挑战,更面临着新的历史性机遇,今后将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说,长期以来,海外侨商经过顽强奋斗,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并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侨商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侨商的事业,同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相信广大侨商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曾荫权同时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中联办主任彭清华、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宁吉喆、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吕新华、中国侨联副主席王永乐、广东省副省长刘昆、中国侨商联合会会长陈有庆、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长余国春等,以及中国侨商联合会会员、香港各界人士和海外侨领等1300多人参加了大会。
在港出席会议期间,曾培炎理事长还分别会见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中央和外交部驻港机构及香港中国企业协会负责人、论坛筹委会主要侨领和香港中国商会负责人,并参加了香港中国商会和香港侨界社团联合会董理事会就职典礼仪式。
曾培炎会见贝塔斯曼基金会主席兼总裁冈特·蒂伦
2010年11月10日下午,国经中心曾培炎理事长会见了贝塔斯曼基金会主席兼总裁冈特·蒂伦一行。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秘书长魏建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副主席兼副总裁莉兹·摩恩女士等参加会见。
曾培炎指出,在二十国集团(G20)韩国首尔峰会即将召开之际,国经中心和贝塔斯曼基金会共同在北京举办“全球经济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十分有意义。此次研讨会是双方第一次合作,相信今后的交流会更加密切。他简要介绍了国经中心的基本情况,表示国经中心是一家成立不到两年、年轻的民间智库,集中了一批较高层次经济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国经中心主要任务有三项:首先是研究工作,对国际经济、金融以及国内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并就国内外关心的一些经济议题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其次是为国内外智库、学者及企业交流搭建平台;第三是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为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咨询服务。他对贝塔斯曼基金会在灾害救助、教育等方面给予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赞赏和感谢,希望今后两机构间进一步加强交流,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合作。
蒂伦先生感谢曾培炎理事长拨冗会见,表示此次双方合办研讨会,为国内外学者和相关人士提供了十分有效的交流平台,会议开得十分成功,产生了很大影响。蒂伦先生和摩恩女士介绍了贝塔斯曼集团的历史及基金会的基本情况,表示贝塔斯曼基金主要用于经济、健康、卫生、教育及就业等全球公益事业,希望进一步与中国加强合作,增加对中国教育等公益事业的投入。蒂伦认为,国经中心尽管比较年轻,但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希望双方深化合作,共同为全球化和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郑新立会见越南驻华大使
2010年11月6日,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会见来访的越南驻华大使阮文诗一行。国经中心研究部部长等陪同会见。
郑新立首先对阮文诗大使的来访表示欢迎,并指出,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才能造福于老百姓,对越南“革新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郑新立介绍了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内容,建议越南抓住中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期,加快发展中越经贸关系,促进双边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阮文诗感谢郑新立的接见和建议,介绍了越南国内正在进行的“革新开放”,认为中越经贸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教育、科技、经贸、海洋开发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魏建国应邀参加韩国首尔G20桥梁论坛
应韩国邀请,2010年11月2日-4日,魏建国秘书长参加G20桥梁论坛并发表“加强合作,携手推动非洲发展”的主题演讲,向来自韩国、美国和非洲等国家的与会者介绍了中非互相尊重、平等互惠的经贸关系现状,展望了中非经贸关系未来将在多领域深度发展。他建议与会各国加强合作,携手搭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推动非洲经济体发展的桥梁,各国智库应发挥更多作用。
论坛期间,魏建国秘书长会见了乌干达副总统Gilbert先生。Gilbert先生感谢中国长期以来对乌干达真诚而实在的援助,以及对乌干达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
魏建国秘书长还分别与韩国国际协力团理事长朴大元、韩国KB金融集团会长鱼充大、LG集团副会长姜庚植、友丽金融集团会长李八成等进行会谈,就中韩双方经贸前景进行展望,并探讨如何推动双方企业建立合作。
国经中心举办第十七期“经济每月谈”活动
2010年11月11日,国经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成功举办第十七期“经济每月谈”活动。本期主题是“国际经济失衡问题”。活动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主持。
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乔治城大学教授盖保德(Albert Keidel),意大利比萨圣安娜高等学院教授、伦敦经济学院全球治理中心研究员斯蒂芬·克里根(Stefan Collignon),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所长河合正弘(Masahiro Kawai),以及国经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分别发表演讲。专家们阐述了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深刻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与美元地位的关系,并提出各个国家在G20首尔峰会上应该争取达成一种共识。
[领导讲话]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机遇与挑战
——在香港高端经济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侨商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 曾培炎
(2010年11月17日,中国香港)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由中国侨联与香港有关社团联合举办的高端经济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侨商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我从初冬时节的北京来到秋高气爽的香港,参加这一盛会,感到非常高兴。我谨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香港和世界各地的侨商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上个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一个月后,我们在此汇聚一堂,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探讨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和举措,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下面我就大家关心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香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同各位进行交流。
第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
国际金融危机两年多来,我们走过了跌宕起伏的路程,经受了空前严峻的考验。中国政府有力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在困难和挑战中奋力前行,使中国经济增长领先全球。去年中国经济保持了9.1%的增长速度。今年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预计全年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预计全年将高于3%。与去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24%,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出口总额增长34%,1-10月进出口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口增长远快于出口,前三季度进口总额增长42.4%,比出口增长高出8个多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强劲,中国对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
前几天G20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刚结束,大家都很关心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美联储推出总额达6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世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这一政策于人于己都非良策,可能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引起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大量热钱流入而对新兴市场造成冲击,迫使别国大量美元资产缩水,由此引发其他国家进行外汇干预,这些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应该在稳定全球金融市场中发挥负责任的作用。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我的看法是,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世界经济平衡问题,也不是解决他国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中美贸易顺差主要是由双方经济乃至国际贸易结构造成的,中国出口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到55.3%,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又高达42%,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基本上是美国自己已经不生产的东西。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5%,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还是在增加。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包括建立汇率协调机制。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也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利益。
当前,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复苏之路一波三折,各国经济增长冷热不均。未来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有人认为,受劳动力成本、资源环境约束、境外投资转移、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会出现下滑,或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对此不那么认为。现在中国已经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大的调控空间,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外汇储备达到2.65万亿美元。国家财政状况良好,近十年来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6%。国内金融稳定,资金充足,不良贷款率低。加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劳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具有综合优势,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这些都是确保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惟其不惑,所以不忧、不惧。我们有信心、也有条件把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任何事物都有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我们也同时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从国际上看,以发达国家过度消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气候变化和低碳排放成为全球性问题,我们面临着扩大内需、提高出口附加值、发展绿色经济等诸多压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战略选择。“十二五”规划建议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时应势而生,要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中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今后五年的发展将奠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理解,需要把握这样几个关键词。
一是突出发展。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接近4000美元,在世界18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100位左右,按世界银行标准贫困人口还有1亿多人,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100万人,农村还有超过1.5亿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今后五年需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我们讲的发展,不只是增长,而是质和量的同步提高,是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要着力把扩大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二是实现均衡。主要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呈扩大趋势,东部地区江苏省的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西部地区贵州省的4.3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农民的3.3倍。发展不平衡既是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是中国发展的潜力所在。我们将按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农村地区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产业转移,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中国内地将形成中部武汉城市圈、中原经济区,西部成渝地区、关中地区等新的经济增长地带,开拓经济发展的更大空间。
三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中国发展的生机所在、动力之源。我国改革还处在攻坚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性问题。需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增加更多的中国原创性产品,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水平。
四是注重绿色。中国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扭转,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相当突出。我们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任务,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有利于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和增长空间。这就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新能源,大幅度增加森林碳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是坚持开放。中国现在对外开放已达到了较高程度,进出口贸易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60%左右,平均进口关税税率下降到9.8%。随着中国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相互之间实行零关税的货物品种越来越多。我们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我们也重视为外资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过去为了引进外资,对外资在税收方面实行了一些“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现在对内资外资一视同仁,使所有在华注册的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平等享受与中资企业一样的国民待遇,没有也不会对外资有任何歧视。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万多家,实际使用外资7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6.6%。这说明外资看好中国的市场前景,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六是促进和谐。国家强盛在民富,社会和谐在民安。我们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包容性增长,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加快转型和矛盾凸显的阶段,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在发展中尤其要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防灾救灾等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祖国内地的发展将带动香港更加繁荣。
香港回归以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在董建华、曾荫权两任行政长官带领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广大香港同胞不懈进取,克服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我六年前曾来过香港,这次故地重游,看到香港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感到由衷的振奋和鼓舞。
中国内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香港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香港在经济发展中,无疑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但也要看到,内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有利于推动香港经济的转型。随着内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制造业向高端延伸,相应地对金融、商务、物流、信息、高技术、节能减排、咨询等高增值服务业方面的需要越来越多,居民消费升级也将带来旅游、购物等快速增长,这些都将有利于香港经济进一步发展。香港作为国际自由港和国际化大都市,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高度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广泛的国际市场联系、高效的行政管理,以及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家和各界精英,都决定了香港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香港与内地经济具有高度的互补性,特别是粤港澳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将形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因此,我的看法是,香港在发展中既面临着新的挑战,更面临着新的历史性机遇。香港在发展历程中多次实现成功转型,今后也一定能够实现新的转型。香港的前景毋庸置疑是光明的,我们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中央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在香港也引起了很大反响。一些人对今后香港地位是否会下降、是否会被边缘化等问题心存疑虑。在我看来,香港和上海所处地理位置、经济结构、发展阶段不同,两地发展中虽然存在竞争,但两地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空间很大。以中国之大,腹地之广,不仅能够容得下上海,也能够容得下香港,香港完全可以与包括上海在内的其他城市交相辉映,实现珠联璧合般的发展。此外,随着大陆与台湾实现双向直接三通,以及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也有人担心这会对香港物流人流的中转产生一些影响。但总体上看,两岸三地的经济联系将越来越密切,“蛋糕”会越做越大,大家都会在增长中得到好处,香港在两岸三地中作为国际贸易和货运中转枢纽的地位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中央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继续实施有利于香港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充实和完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内容。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随着人民币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在香港发展跨境贸易结算和人民币债券市场等,有利于使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在国家金融开放战略中发挥独特作用。我们相信,香港必将在祖国内地的发展中获得新的更大发展。
长期以来,香港及海外侨商经过顽强打拼和不懈奋斗,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你们立足当地,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多年来积极参与祖国内地的现代化建设,为国家经济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国家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贡献者。侨商理想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侨商事业的发展,同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十二五”时期祖国的进一步发展,将为包括侨商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我相信,广大侨商一定会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专家论点]
化危为机、破浪前进的“十一五”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郑新立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即将结束。这是极不寻常、激动人心的五年,是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中转危为机、破浪前进的五年,是战胜地震等灾害,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据初步测算,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位,出口跃居全球第一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跨上4000美元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规划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全面实现。“十一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进入“十一五”的前两年,国民经济运行达到新一轮上升期的巅峰,经济增速分别达到12.7%和14.2%,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得不以防止经济过热为主。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过度依赖物质消耗的状况已严重制约着发展的可持续性。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举措,就是针对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到了2008年下半年,一场发端于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到我国的出口,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增强。由于中央及时采取了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计划,才弥补了出口大幅度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2008年到2009年,经济增长走了一个“V”字型。在出口下降近20%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能保持9.6%和9.1%的增速,不仅维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局面,而且对拉动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是我国经济由回升向好走上平稳较快增长轨道的一年,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可保持在9.8%左右,为“十一五”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描绘五年的经济轨迹,可以说走了一条由高到低又由低到回升的曲线。“十一五”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面对复杂形势的高超决策艺术,证明了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坚韧的应变能力。
概括“十一五”时期的成功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认真总结和继续坚持:
一、努力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避免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的关键之举,也是“十一五”时期能够顶住外部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的根本举措。按照“出拳要快、出拳要狠”的要求,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赶在2008年年底以前出台,为战胜危机影响赢得了时间。危机以前,我国出口已连续七年年均增长20%以上,每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2-3个百分点。然而到2009年,由于出口的大幅度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为负拉动2-3个百分点。这就要靠扩大内需顶上去。由于消费的增长弹性有限,保持总需求的基本稳定进而保持经济的大体稳定,主要任务自然落在了投资的增长上。紧急启动的政府财政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公共服务业的发展。长期以来这些领域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这些领域投资也属于政府的职责范围。借助于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的机会,把这些薄弱环节搞上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也把危机带来的挑战变成了机遇。值得称道的是,高速铁路建设在这次扩大内需中受到了重视,正在开足马力施工。铁路是交通运输体系中突出的薄弱环节。近十年来,公路建设投资每年高达三、四千亿元,而铁路投资仅有四、五百亿元。铁路建设缓慢,造成货运请车满足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一到节假日,铁路客运一票难求。而铁路相对于公路来说,每单位货运量的耗能和建设占地,前者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被称为绿色运输方式。借助这次扩大内需的机遇,把铁路建设搞上去,结束铁路瓶颈的历史,将用快速、高效的运输方式把我国统一的大市场紧紧联在一起,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如果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借助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机遇,通过扩大内需,开启了高速公路的建设高潮,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建成了高速公路体系,那么,这一次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将建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高速铁路体系,成为这一次扩大内需的标志性成就。政府投资用于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家都感到天开始变蓝了,水开始变清了,山开始变绿了,环境的改善使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政府发债的规模有所扩大,但赤字率和债务率均保持在安全合理的范围之内,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这些债务的偿还是没有问题的。通过政府发债扩大内需,避免了出口下降导致的经济下滑,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保持了就业和社会的稳定,这个成就来之不易。
二、鼓励自主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已逐步转变为各级政府、企业和科技人员的自觉行动。“十一五”期间,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科研成果开始涌现,对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为了引导资金投向,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国务院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电子信息、技术装备、钢铁、石化等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政策。通过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兼并重组,使十大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国际竞争力。目前,机电产品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轻纺产品通过自主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其80多个配套政策的实施,激发了科研投入的热情,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得以确立,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投入的比重已上升到近60%。特别是出现了一批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典范,增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信心。如高速铁路设备制造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和系统集成创新,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讯设备制造水平已居于世界前列。发电设备、冶金设备、化工设备、大型船舶等自主制造能力也迅速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每年申请的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增加。2008年深圳华为公司申请国际专利1600多项,在全球企业中排在第一位。2009年深圳比亚迪、腾讯公司在全球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排位中进入前十名。他们的成功,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许多城市和地方政府纷纷效仿深圳的经验,努力打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鼓励企业通过国际并购、引进人才、合作研发等措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以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研机构和大学积极同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加快了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步伐。“十一五”规划可以说是自主创新初见成效的规划。
三、注重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成果喜人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体制改革滞后,发展社会事业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民间资金进入社会事业往往面临着高门槛或“玻璃门”,导致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不应求,广大人民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提出了改革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时期制定了关于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纲要,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文件,逐步理顺了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制,使社会事业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在应对危机中,通过政府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把相当大一部分投入用于支持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事业的比重不断提高。改革社会事业投资体制,吸引了大量民间投资,改变了社会事业投资增长长期缓慢的局面,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局面开始有所改变。特别是社会事业发展长期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投入有了明显增加,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照射到了广大农村。在这次扩大内需中,有一部分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解决城市棚户和林区、牧区、煤矿塌陷区的居民住宅,使他们也能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件事情深得民心。
四、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做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指引下,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广大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乡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改革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通过建立农村六项制度,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村现代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把农村改革推向了制度建设的新阶段,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城乡发展“六个一体化”制度建设,极大地释放了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城乡规划一体化,把城市规划与农村规划纳入到统一的总体规划中来,使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合理布局、功能互补。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融合。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了城市道路、水电气供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向乡村延伸。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朝着人均大体均等的目标前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有力地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包括基层民主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等在内,将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六个一体化”的整体推进,使我们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一般都能够从本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深受农民欢迎。
五、促进区域协调,中西部发展明显加快
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运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加快欠发达地发展。五年来,“四个机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四个轮子”一起转,有效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运用市场机制方面,中西部地区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使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北部的一些省(区、市)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例如内蒙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煤炭和畜产品深加工,有七十多项先进技术在全国都是首次应用,内蒙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七年在全国保持第一位,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的一匹黑马。他们把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已经从不断恶化向总体稳定、局部改善转变。天津市依托滨海新区的发展,引进高水平建设项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的第三经济增长极。中部地区发挥交通发达、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的优势,在保证粮食持续增产的同时,提升工业水平,发展第三产业,经济实力迅速壮大。东北地区通过引进资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市场机制已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各级地方政府推动下,由企业实施的大宗商品生产销售的合作机制,促进了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对口支援的互助机制,在灾后重建和帮助落后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发达地区派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动用了大量资金,为支援后发展地区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央财政运用扶持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在中西部地区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力地支持了中西部发展。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东西交通大动脉的陆续建成,为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运用“四个机制”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十一五”时期的一个成功经验。
六、加强节能减排,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 GDP能源消耗降低20%,COD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降低10%的目标,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攻坚任务。由于经济刺激计划带来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使完成这一目标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即使这样,国务院始终坚持完成这一目标的决心不动摇,动员全国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强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形成了全社会节能的良好风尚。环境保护得到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得到加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活动。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通过多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实现。
“十一五”规划实施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一是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的状况有所恶化;二是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长偏快;三是国有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四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五是第三产业发展依然滞后。这些问题,有些是应对危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有些是发展中必然产生的阶段性问题,有些是由于体制不顺所带来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这是对“十二五”提出的重大课题。经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克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把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转载自《求是》2010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