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促进消费恢复发展——国经中心举办第152期“经济每月谈”暨《数字时代城乡新型消费协同发展研究》课题报告发布

  • 时间:2022-05-20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22年517日下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称国经中心)组织召开第152期“经济每月谈”活动,会议主题为“综合施策促进消费恢复发展——暨《数字时代城乡新型消费协同发展研究》发布会”,会议由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姜增伟主持。会上,阿里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国经中心三方联合发布了《数字时代城乡新型消费协同发展研究》课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强代表课题组介绍课题成果,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结合《报告》内容重点探讨加快数实融合促进城乡消费协同发展的观察与建议。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做了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荆林波,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国经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分别就“综合施策促进消费恢复发展”这一议题发表演讲。

 

 

 

《报告》指出,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引发了消费领域的互动方式、实现模式、群体分层出现新变化,顺应了居民消费升级的新需求,体现出新时代消费的新内涵和新体验。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技术与消费领域的融合发展,以消费领域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新型消费”迅猛发展。202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新型消费”作出全面部署。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已成为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拓展国内消费市场、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支撑。随着城乡“数字鸿沟”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呈现协同发展趋势,乡村新型消费发展迅速,为充分挖掘县域和农村消费潜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张晓强认为,《报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从消费经济学层面探讨消费的棘轮效应、示范效应,又把握我国新型消费政策重点与具体实践,特别是对山东一些有特色地区开展典型实例分析,全面深入阐释了近年来我国新型消费、城乡消费协同的主要特点和内在动因。《报告》紧扣数字化发展与新型消费的内在联系,提出数字技术已成为催生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驱动力,对我国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并提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建议。

姜增伟建议,要加快完善城乡融合商业网络,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科学推广无接触交易服务,鼓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补齐农村流通发展短板,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全面促进城乡网络消费便利化。荆林波建议,要对自发性消费和引致消费比重进行研究,可以数字化方式发放消费券。董超建议,短期加快促进消费回补,可采取促进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更新换代消费,适时促进假日消费回补,拉动免税消费和奢侈品消费等举措,激发中高收入群体提前消费、跨期消费。张永军建议,增加各类场景下适销对路的产品供给,制定健康、养老、家政、教育培训等服务规范和标准,加快教育、托幼、社保等领域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具备条件的流动人口尽快安居,增强居民收入预期。

演讲结束后,与会专家与媒体进行了互动交流。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合作单位、研究机构、企业和新闻媒体通过网络参加了此次会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