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炼副理事长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

  • 时间:2024-04-03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24年326日至2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并参加“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会。

在圆桌会上,胡晓炼表示,要建立高效协同的机制,调动多元化资金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活动。要将政府公共资金、准政府机构资金和商业资金更好地协同起来。政府公共资金可作为绿色项目的资本金,充当项目的风险缓冲垫;准政府机构资金主要来自市场发债,享有政府信用、发债成本较低的优势,可以提供比一般商业融资更优惠的资金;商业机构资金潜力大,在有一定风险缓冲的保障和可负担性增强的条件下,参与“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积极性就会增加。

胡晓炼提出,中国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方面的资金,主要来自无息贷款、低息优惠贷款和商业贷款三种形式,在一些情况下,这三种资金是混合使用的。例如,一旦绿色项目接受国遭遇了一些不可控冲击,影响到偿还能力,首先可采取减免政府援助性质的无息贷款方式,来减轻债务国的困难,进一步则对低息优惠贷款采取延长宽限期、调整还款期等方式缓解偿还压力,并以此带动商业贷款采取同等可比的举措。疫情爆发后,中国积极参与G20缓债倡议,是G20国家中缓债贡献最大的国家。2022年,中方宣布免除非洲17个国家截至2021年年底到期的无息贷款债务共23笔。

胡晓炼认为,当前,要动员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绿色发展投融资。多边金融组织应该承担更多带动社会资本、私人资本等市场资源参加绿色项目的责任,改进资金运用方式,发挥引导带动和风险缓冲垫作用。利用其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优势,参与项目的评估、管理,提升治理水平,增强项目成功的保障。只有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商业机构共同行动,在绿色投融资中密切合作,建立有效机制,才能动员更多资金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