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抗疫和“疫后”经贸合作 ——第六轮中日企业家和前高官线上对话召开

  • 时间:2020-12-02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20年12月2日,第六轮中日企业家和前高官对话以视频方式举办。双方代表围绕“中日经济发展现状及后疫情时代中日经济合作前景展望”展开了坦诚对话,议题涉及中日经济形势和疫情对中日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形势和企业活动、数字化转型、贸易和投资、可持续发展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和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及中日工商领袖、政府前高官及知名学者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方代表表示,今年以来,新冠疫情成为全人类面对的最大挑战,疫情大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和福祉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当前,疫情仍在肆虐,各国更应协力抗疫。中国政府采取大规模减税降费、发行抗疫国债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有效引导企业复工复产和市场消费回补,及时推动经济恢复正增长。日本政府投入万亿日元用于抗疫,并向每位国民发放10万日元临时补贴,日本央行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此次抗疫过程中,中日各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为全球抗疫积累了有益经验,树立了合作典范。总的看,中日双方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为促进地区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动力。

中方代表认为,中国经此疫情大考,坚定了“做好自己的事情”的信心。10月底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中国未来5年及到2035年的发展新蓝图。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坚持信任和协商,着眼于疫后发展,全面提升中日合作发展质量。应重点深化疫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合作,解决老龄化、绿色化发展的共同课题。

日方代表表示,日中双方在应对新冠疫情上有良好合作基础。双方都应秉持客观科学公正立场,加强信息、政策沟通和技术交流,就病毒发病机制、病原检测、特效药和疫苗研发等开展合作。同时,应积极推动两国卫生主管部门及传染病防治机构建立专门沟通合作渠道,共同推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

会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发表了联合声明。双方一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和福祉以及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双方呼吁国际社会当务之急仍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后疫情时代”双方要积极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合作、深化医疗健康和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不断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规则完善,加快推进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尽快谈成更高水平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双方高度评价中日两国企业家和前高官定期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对话活动,对深化中日经贸关系,推进沟通和理解的重要作用。

中日企业家和前高官对话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日本经团联联合主办,是一个“二轨”经济交流机制。自2015年11月双方在东京举办首轮对话会以来,已在东京和北京举行五轮会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