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第二期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及面临的挑战

  • 时间:2012-12-11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摘要】2012年12月4-5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保尔森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未来城市:现代中国的城市可持续性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在“可持续发展最前沿:对话市长”和“市长圆桌讨论: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挑战”两个环节中,来自中美两国的五位市长就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对话。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

北京市代市长王安顺介绍了北京作为特大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理念和工作重点:一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擎。二是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改变北京“大城市小郊区”的状况。三是把完善城市功能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人口调控、产业布局、资源环境的协调,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优先安排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市民迫切需要的项目,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四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改善城市环境,实施绿色北京发展战略。五是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属点。

美国费城市市长、美国市长协会会长迈克尔·纳特介绍了费城的绿色工程项目。垃圾回收是绿色工程项目的一个部分,通过给予市民奖励来鼓励他们回收垃圾,比如,回收垃圾可以得到购物券。经过四五年的工作,几乎所有费城人都已自觉回收垃圾了。这一项目不仅有助于减少垃圾填埋数量,降低处理成本,而且人们还能从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收益,同时促使垃圾回收公司增加雇员,创造了就业。

天津市副市长任学锋介绍了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他认为,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过去过多地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天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考核目标,特别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改善百姓生活,使城市能够适应于长期发展。天津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是建成国际化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南京市市长季建业认为,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不矛盾,应该是统一的。但经济发展不应建立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损害老百姓健康的基础上,而应是可持续的发展。城市环境应从三个层面来看:一是自然环境,自然能否承载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有没有可持续性的承载能力。二是社会管理,人与社会能否和谐统一。三是人文环境,城市的历史、文化能否延续,都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迈克尔·纳特认为,目前费城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把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政策延续下去。他希望那些受到市民认可的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能够变成费城的核心政策,而不是哪一任市长的项目,有必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

季建业认为,城市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文明形成很大的挑战,开发了很多土地,用了很多资源,破坏了山水,出现了城市病,这些都亟待解决。二是城市快速发展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三是城市人文环境的挑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记忆,城市发展过程中把这些东西破坏了。

原中共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平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挑战。他认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中国所有城市几乎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中国现在都在保老城、建新城,老城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与当今城市发展不相适应;在建设新城时,当然要倡导基础设施先行,但是如何真正做到先行,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比如新城基础设施按照何种标准制定,以及建设资金筹措、征地和拆迁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