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通讯》2012 第4期

  • 时间:2013-09-11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目   录

工作动态

曾培炎会见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孙芳安女士····················· (2)

曾培炎会见美国科尔伯格·克拉维斯投资集团公司联席董事长···· (4)

王春正会见缅甸智库与非政府组织访华团····················· (5)

郑新立会见韩国国际金融中心理事长韩泽洙·················· (6)

魏建国会见微软全球副总裁贺乐赋····························· (7)

国经中心举办“经济每月谈”活动·································· (8)

国经中心与印度驻华使馆成功举办座谈会··················· (11)

专家论点

王春正:认清历史方位 把握时代特征 推动科学发展····· (12)

魏礼群: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21)

国际交流······························································ (31)


[工作动态]

曾培炎会见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孙芳安女士

 


       10月23日下午,曾培炎理事长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孙芳安女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建国等在座。

孙芳安大使向曾培炎理事长简要介绍了澳中关系最新发展状况,表示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她对曾培炎理事长长期关心和支持澳中关系发展并为此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深表感谢,并表示愿继续与国经中心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中澳经贸关系发展。

曾培炎理事长赞同孙芳安大使对中澳双边关系的总体评价,应询介绍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关于中澳自由贸易协定(FTA)和中国企业赴澳投资问题,曾培炎理事长表示,中澳经济联系密切,应成为经济互补型发展的典范。希望两国早日签订FTA,以利于两国经济发展与合作。曾培炎理事长指出,中国政府鼓励中国企业赴澳投资,中国企业本身也有积极性和实际需要。希望澳方在中国企业赴澳投资项目审查及企业员工赴澳签证问题方面采取措施改进。

孙芳安大使表示,曾培炎理事长的介绍帮助她更好地理解了中国经济及其发展方向,增加了她个人的信心。近期她回澳述职,将充分利用几场演讲机会,向澳各界全面介绍中国情况。她表示,希望能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帮助促成早日签订FTA。澳政府欢迎中国企业赴澳投资。澳使馆将会继续与中国有关企业沟通,帮助他们解决赴澳投资所遇到的问题。

 

曾培炎会见美国科尔伯格-克拉维斯投资集团公司联席董事长亨利·克拉维斯

10月23日,曾培炎理事长在钓鱼台会见美国科尔伯格-克拉维斯投资集团(KKR)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克拉维斯。

克拉维斯先生简要向曾培炎理事长介绍了KKR公司的发展历程、全球和在华业务情况及其业务特点,表示KKR公司非常了解美国市场和监管规则,愿帮助优质的中国企业和基金进入美国市场。曾培炎理事长欢迎KKR公司继续扩大在华投资,指出近年来中国企业随着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也逐步开始“走出去”,积极寻求对外投资机会,但遇到了一些问题。美欧澳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企业进行所谓的安全审查,致使很多纯商业性的合作项目受挫。美国市场大,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对双方都有利,希望KKR公司能为中国企业赴美提供帮助。

曾培炎理事长应询介绍了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表示中国经济增速确实低于原来的预计,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基本趋于平稳,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表示乐观,相信今后10至15年,中国经济仍可保持7%-8%的增速。

曾培炎理事长介绍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主要职能、“经济每月谈”及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机制情况。克拉维斯先生表示,KKR公司愿与国经中心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促进中美经贸合作关系出力。

 

王春正会见缅甸智库与非政府组织访华团

2012年10月30日,王春正执行副理事长会见缅甸总统高级政治顾问、缅甸发展资源研究所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和主席吴哥哥莱率领的缅甸智库与非政府组织访华团。

王春正执行副理事长首先代表国经中心和曾培炎理事长对缅甸客人来访表示欢迎,并向客人概要介绍了国经中心组织机构、基本职能、主要工作及青年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吴哥哥莱等缅甸客人表示,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道路。当前缅甸政府正在进行全面改革的顶层设计,希望能借鉴中国的有益经验,为缅甸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王春正执行副理事长应询向客人介绍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与趋势。表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融为一体,2008年金融危机后,受国际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一定困难。目前,中国正在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内需发展本国经济。同时,中国整体上城市化水平还较低,工业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但中国国内投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王春正执行副理事长指出,中缅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双方应继续深化合作,互利共赢。

 

郑新立会见韩国国际金融中心理事长韩泽洙

11月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郑新立常务副理事长应约会见韩国金融研究中心理事长韩泽洙。交流部部长许朝友、韩国驻华公使郑永禄等在座。

郑新立常务副理事长首先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及未来举措,表示未来十年是中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为此需要通过不断改革,重点解决产业升级、城乡收入差距、投资消费比例失衡及服务业落后的问题。目前,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如收入分配、税制、城乡管理等问题的改革正在推进。

关于中韩自贸协定问题,郑新立常务副理事长指出,从国际贸易发展情况看,区域自由化、双边自由化是趋势之一。加快中韩自由贸易谈判,推动中韩双边自贸区建设,是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一个选择。中国是一个农产品进口大国,这为韩国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机会。中韩之间应互通有无,农产品贸易不应成为双边自由贸易的障碍。工业方面,与韩国相比,中国的电子、汽车、机械制造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中国正由生产基地变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建立中韩自贸区,韩国企业在中国设厂会有更好的投资环境,同时,也能拉动中国产品出口,这对双方都有利。

韩泽洙先生感谢郑新立常务副理事长全面深入的介绍,表示作为韩中双边自贸协定谈判的顾问,愿意为推动双边自贸区建设发挥个人的力量。

 

魏建国会见微软全球副总裁贺乐赋

2012年9月28日下午,魏建国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在国经中心会见微软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贺乐赋(Ralph Haupter)。国经中心交流部部长许朝友、国经咨询公司总经理韩易虎,微软全球法律与企业事务副总裁兼副总法律顾问Rich Sauer、微软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法律企业事业部总经理陈实等在座。

贺乐赋副总裁表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积极进行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微软对中国市场有信心,大幅增加在华投资,研发新软件,帮助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微软可在三个方面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第一、微软十分重视中国的人才培养,现已成立了“人才中国”项目,以帮助中国经济和国有企业发展;第二、微软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第三、微软非常关注中国企业在创新方面发展,愿意帮助中国企业培养创新能力,研发新产品。贺乐赋副总裁同时希望中国企业用户深入挖掘微软产品的价值,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微软愿与国经中心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合作,帮助年轻人运用信息技术创业。

魏建国副理事长对微软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感谢,赞同贺乐赋的提议,并表示,当前经济形势对跨国公司是挑战也是机遇,经济不景气,使IT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微软应运用创新取得更大发展。微软可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在人才培训、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国经中心愿与微软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加强合作。

 

国经中心成功举办第三十六期经济每月谈

2012年6月14日上午,国经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办第三十六期“经济每月谈”活动,本期主题为“如何实现稳增长”,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主持了本次活动。

围绕本次主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预测部主任范剑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曹文炼分别发表演讲。与会专家分析了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形势和压力,点评了政府出台的多项刺激增长的政策和措施,并就如何扩大内需、刺激出口,实现经济稳增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演讲结束后,专家们回答了听众和媒体提出的有关问题。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来自会员单位、企业、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国经中心成功举办第三十七期经济每月谈

2012年7月18日上午,国经中心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3号厅举办第三十七期“经济每月谈”活动。本期主题为“美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国经中心邀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劳拉·泰森(Laura Tyson)女士作了专题演讲,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主持了本次活动。

劳拉·泰森教授是美国著名的学者,长期以来对美国及世界经济有独到的见解和分析。她不仅是著名的经济学教授,也曾在克林顿政府中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目前在奥巴马政府中担任就业及竞争力委员会委员。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泰森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和分析了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指出了美国经济在财政、就业、投资和税收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在演讲中,泰森教授重点讲解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演讲结束后,泰森教授还认真地回答了在场观众提出的问题。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来自会员单位、企业、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国经中心成功举办第三十八期经济每月谈

2012年8月16日上午,国经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办第三十八期“经济每月谈”活动,本期主题为“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与影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原局长聂振邦同志主持了本次活动。 

围绕本次主题,国家粮食局原局长聂振邦、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分别发表演讲。与会专家分析了今年以来美国干旱导致的粮食歉收对全球粮价造成的影响,点评了中国为维持粮食供给和物价稳定的政策和举措,并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和长期影响。

演讲结束后,专家们回答了听众和媒体提出的有关问题。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来自会员单位、企业、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国经中心举办第三十九期经济每月谈

2012年9月25日上午,国经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办第三十九期“经济每月谈”活动,本期主题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主持了本次活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分别发表演讲。三位专家就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形势、“稳增长”迫切性和途径、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等问题发表了见解。

演讲结束后,专家们回答了媒体和听众提出的有关问题。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来自会员单位、企业、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国经中心举办第四十期经济每月谈

2012年10月24日,国经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办第四十期“经济每月谈”活动,本期活动的主题为“积极应对国际冲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克崮主持了本次会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中国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宗良,就国际经济形势分别从中、日、欧、美四个方面发表演讲。郑新立认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为我国带来了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产业升级、国际并购和人民币国际化五个方面的机遇。李薇通过详实的数据支持及事件分析,对中日经贸形势进行了剖析。江时学从欧洲一体化、经济治理、反危机战略等十一个方面分析了欧债危机形势,预测债务不会进一步恶化,欧元不会崩溃。宗良对美国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的背景、目标、特点及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中国应以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的有机平衡。

演讲结束后,专家们回答了记者和听众提出的相关问题。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来自会员单位、企业、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国经中心与印度驻华使馆成功举办座谈会

2012年11月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三期季度经济研讨交流活动,邀请印度驻华使馆经济参赞苏密达女士和二秘师乐先生与中心研究人员进行座谈。交流部部长许朝友主持座谈会,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和姜春力及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参加。

苏密达女士和师乐先生分别简要介绍了印度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其走势、经济自由化和改革举措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并与中心研究人员就印度人才培养和管理政策、通胀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许朝友部长对印度外交官与中心研究人员开展经济问题研讨交流,及印度驻华使馆自国经中心成立以来所给予的支持和协助表示感谢。

[专家论点]

认清历史方位 把握时代特征 推动科学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 王春正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但我国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准确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与时代特征,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战胜了一系列严峻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认清历史方位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

历史方位是决定发展方向、选择正确路径的根本性问题。对历史方位进行判断,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深刻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深入分析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努力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发展阶段,以较短的时间、较小的代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认清历史方位与时代特征绝非易事,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党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但在历史上也曾因重大迷误和失误走过一些弯路,付出了沉重代价。归结起来,一切重大迷误和失误都与在历史方位上出现的严重偏差密切相关,一切重大胜利和发展都离不开准确判断与把握历史方位这一前提。因此,清醒认识和把握党和国家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是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切合经济发展实际的关键,也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走向的关键。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准确判断我们所面临的世情、国情与党情。从世情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从国情看,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复杂程度与日俱深,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实现现代化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党情看,我们党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重大转换,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中,对新时期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与时代特征作出了清晰的概括,提出了“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准确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和走向,并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与政策。

要逐步扭转“三个没有变”的局面,就必须紧紧扭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长期困扰我们的经济短缺局面已经改变,现在绝大多数商品实现了供求平衡或略有富余,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更优的服务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成为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在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凸显,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新的瓶颈。正是依据这样的变化,党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开创了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10年来,我们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不松劲,力排国内外的种种干扰,在成就面前头脑冷静,在风险面前沉着应对,战胜了非典疫情、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巨大冲击。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7万亿元,经济总量由2002年的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10%左右,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二、中国经济社会逐步走上科学发展轨道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在新世纪之初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升级,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日益增强,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深,等等。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再次成为我们党必须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时代特征,把握社会前进脉搏,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走的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0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们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中国经济呈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特征。

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切实解决了大量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阔。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977元,分别是2003年的2.6倍、2.7倍。同时,城乡养老、医疗卫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在不断扩大,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发展结构更趋协调。我们党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正在加快发展,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突出。从城乡关系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坚冰正逐步消融。2010年和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从区域关系看,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逐步释放。2009年以来,中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快于东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发展基础更加稳固。我们党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资源和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推动地方和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了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的倒逼机制。近年来我国关停了一大批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小钢铁、小水泥等企业,火电、钢铁、电解铝等重点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水平显著下降。“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2.4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4.29%,2011年又分别下降2.01%、2.04%和2.21%。

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了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10年来,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方面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另一方面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通过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克服市场经济局限性,初步构建起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2008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受住了考验,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与强大动力。

三、把握时代特征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

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设想,我们已经完成了前两步战略任务。在深刻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党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上半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完成这两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下,国内外经济走势呈现出新的特征。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十分久远,各类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全球正在经历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的重大调整,世界经济增长新的长期动力远未形成;金融危机及其影响还未结束,全球经济结构恢复平衡的过程漫长而艰巨;各国对资源、人才和技术的争夺日趋激烈;新兴大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从国内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进入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呈现以下基本特征:一是我国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明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多集中在价值链中低端,决定市场地位和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发展滞后,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三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这些因素将是我国在较长时期内所要面对的基本局面。

可以说,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经济建设领域紧紧抓住“三个转变”。

着力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内外需关系看,国内需求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也一度出现过贸易顺差偏大的情况。我们要利用好人口大国尤其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这一有利条件,不断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内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从国内需求结构看,要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尽管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但由于投资增长更快,从而两者出现不平衡。我们要在保持投资合理规模的同时更加突出优化投资结构,继续严控“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领域的盲目扩张。从消费来看,主要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较低、消费能力不强。因此,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是抓紧制定出台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着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二是积极扩大就业与创业,稳步提高工资收入,逐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三是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各类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

着力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还没有明显改善,总体上还存在着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的问题。因此,要着力扭转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提高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扶贫开发和山区建设,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量的扩张;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继续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要着力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着力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近年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质量效益偏低的问题也很明显。这突出表现在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主要能源资源消费量占世界消费量的比重偏高。同时,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较少的利益收获。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要素禀赋的变化,简单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来实现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未来中国要保持较高的潜在增长水平,关键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此,我们应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形成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发挥政府投资的激励和带动作用,完善面向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认清历史方位,把握时代特征,推动科学发展,是我国进入新世纪新时期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与前提,也将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根本与支撑。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不断开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来源:《求是》 2012年8月16日)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 魏礼群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形成和完善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丰富和升华的发展过程。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形成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发展观总是特定时期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产物,总是反映着特定时代的特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不是偶然的,它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特征。面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的新矛盾新问题,必须给予科学的回答和正确的解决。

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就明确提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走发展新路子的要求。

2003年初,我国爆发大规模“非典”疫情,更加突出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击非典斗争。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直接推动了发展新思路的探索进程。4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亲赴疫情严重的广东地区考察工作。他在听取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后指出:“新世纪新阶段,包括广东在内的东部地区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强调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这是“发展观”首次出现在党的最高领导人的讲话中。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的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往往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在推动经济增长时又往往片面追求数量、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新的发展思路,这些新的发展思路昭示着新的发展观呼之欲出。

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进一步提出要牢固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这里,探索中的发展新思路被明确表述为“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明确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在科学发展观理论发展史上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在党的正式决议中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标志着科学发展观成为全党的意志。二是把“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一起来,“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使科学发展观有了深刻内涵和深层的价值底蕴。三是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作为我国推动科学发展的原则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要求全党“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至此,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初步形成,并载入我们党的光辉史册中。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真正的科学理论体系从来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向社会、实践和人类活动开放的系统,是一个随着社会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理论从客观实践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指导实践的过程。

党中央为了提高全党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于2004年2月举办了一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专题研究班。在这期研究班上,大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深入地探讨了科学发展观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主要内涵作了深入阐述,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2004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目的、作用、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作了理论阐述。这次重要讲话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一)明确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对发展问题形成的新认识。(二)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指明了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三)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科学发展,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这个主题”。(四)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五)对“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范畴,分别作了科学界定和理论阐发,使科学发展观具有了更加完备的理论形态。

一种新的理论认识产生后,自觉地把它付诸实践经受检验,在实践中使之丰富发展,不仅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和在理论创新中的严谨科学态度。在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始终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2004年初,我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特别是投资规模过大、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煤电油运供求矛盾紧张、物价总水平上涨过快。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及时作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年9月19日,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其实质就是要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一定意义上是把科学发展观运用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2004年1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仅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全党同志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推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区域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和重大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主要有:

一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深入研究和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决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政策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表明,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和指导作用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深化:作为指导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更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

二是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由于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社会建设一直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短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将社会建设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进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系统地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重大部署,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三是推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全面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一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要求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明确提出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明确提出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从不同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日益成为涵盖经济、社会、科技、道德、外交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完善和成熟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是我国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十七大报告用重要篇幅,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等,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新的要求。这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走向成熟。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及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十七大报告精辟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中每一点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构成了科学发展观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是对科学发展观思想精髓和内在逻辑的集中表述和高度概括。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式写入党章。这表明,我们党从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高度,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概括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十七大报告还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包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这四个方面进一步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理论基础深厚、思想内涵丰富、内在逻辑严密、理论框架清晰,至此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是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深化的基本标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科学理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安排和部署,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党的建设等方面不断地深化科学发展观。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着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体制上都来一个深刻转变”,“确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

从2008年9月到2010年2月,在全党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次历时一年半的集中学习实践活动,使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化为全党的自觉行动。

2008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环境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在复杂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不断完善和深化。2010年2月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2010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围绕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2011年2月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根本目的、基本任务、重点工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这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来源:《紫光阁》2012年9月12日)

 

[国际交流]

2012年11月13日,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钱大群一行访问国经中心。

2012年11月20日,香港美国商会代表团一行17人访问国经中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