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中心举办第五十七期经济每月谈

  • 时间:2014-03-14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14年3月10日上午,国经中心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举办第五十七期“经济每月谈”活动,主题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主持了本次活动。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金中夏、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分别发表演讲。王一鸣表示,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并不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出现了明显减弱,事实上动力结构正在调整,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和形成之中,往后消费的贡献率会继续提升。金中夏认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是非常稳健的,发生大的全局性债务危机可能性很小;美国量化宽松(QE)政策退出,对中国是一个好事,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国际游资的退潮可以使央行顺势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刘尚希表示,判断中国经济形势关键要有科学方法,不能片面孤立地单纯根据某几个指标来判断,他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结构性的转换期,面临各种各样不确定性和风险,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要与现在的改革联系,中国经济存在风险,但是我们有更多对冲风险的准备及对冲风险的工具和手段。张永军认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确实存在,是影响中国经济比较重要的问题,但造成的影响不像西方机构和学者描述的那样严重,甚至会造成中国经济出现衰退,通过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监管改革将能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演讲结束后,专家们回答了媒体和听众提出的问题。国经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及来自会员单位、企业、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