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主持词
- 时间:2010-04-26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第一时段 9:00-10:10
主持人郑新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参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八期《经济每月谈》。本期《经济每月谈》的主题是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从2000年1月13日,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汇报>的通知》,即中发(2000)2号文件算起,西部大开发已经走过十年历程。今天我们在内蒙古大厦举办这次讨论会,就是为了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与实践,总结西部大开发的有益经验,展望西部大开发的未来。
今年3月21日至23日,胡锦涛同志到宁夏考察工作,胡锦涛同志指出,经过十年的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是非常正确的,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同志出席本次讨论会。
出席今天讨论会的同志还有,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滕文生同志,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王春正同志,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同志,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徐荣凯同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传堂同志,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同志,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曲青山同志,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布小林同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同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李子彬同志,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同志,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同志,国家林业局原局长王志宝同志,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宁吉喆同志,国家能源办原副主任马富才同志,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解洪同志,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邵克文同志,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同志,中国前驻英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原所长马振岗同志,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邢炜同志,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同志,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培军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刘迎秋同志。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
今天来参加我们会议的同志还有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财政部财科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和企业的代表。欢迎你们的到来!
今天上午的讨论会分两个时段,第二时段由王春正同志主持。第一时段由我来主持。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考虑了西部经济发展的现实、国内外形势以及我国综合国力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培炎同志见证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全过程,并参与了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
下面让我们欢迎培炎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感谢培炎同志的重要讲话。下面请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国务院研究室原党组书记、主任魏礼群同志发言。
感谢礼群同志的发言。下面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原省长徐荣凯同志发言。
感谢徐荣凯同志的发言。下面发言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布小林同志。大家知道,十年来内蒙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引进资金、加快资源的开发和改革开放,使内蒙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领跑者是深圳,90年代的领跑者是浦东,那么21世纪前十年的领跑者是内蒙古。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布小林同志发言。
感谢布小林同志的发言。她提出,内蒙古还要实现四个突破,我们希望内蒙古还要继续努力,内蒙古已经连续八年经济增长速度全国第一,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保持领跑者的地位。
下面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同志发言。
感谢杜鹰同志的发言。下面请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原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同志发言。
大家欢迎。
感谢子彬同志的发言。下面请国家林业局原局长,原国务院西部办副主任王志宝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谢谢王志宝的发言。下面我们请原国务院西部办副主任曹玉书发言。大家欢迎。
感谢曹玉书同志的发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已经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培炎同志的著作《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系统地回顾了西部大开发决策与实施的全过程,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生动故事,现在这本书已经出版,会后我们向大家每人赠送一本,请大家先睹为快。今天上午《经济每月谈》第一时段到此结束,感谢培炎同志和各位同志的精彩发言。现在进入第二时段的讨论。
第二时段 10:20-11:30
主持人王春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
根据大会安排,我们进入第二阶段。首先,我们请杨传堂同志发言。他过去长期在西藏、青海工作,而且是西藏、青海的主要领导同志,下面我们就欢迎传堂同志发言。
感谢传堂同志的精彩发言。他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提出了建议,我听了之后感到这些建议都很重要。大家知道青藏铁路通车几年了,应该说这条铁路建设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宏伟的工程。下面就请亲身参加这条铁路建设的孙永福同志,他也是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下面我们就欢迎永福同志发言。
感谢孙永福部长的发言。下面请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解洪同志发言。
谢谢解洪副主席的发言。下面请甘肃政协副主席邵克文同志发言。
谢谢邵克文同志。下面请曲青山同志发言。
曲青山同志现在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过去也曾经在青海省担任领导工作。因为要求发言的确实有很多,最后我们再请滕文生同志讲一讲。滕文生同志原来是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也担任过文献研究室主任,下面我们请滕文生同志发言。
谢谢滕文生主任的发言。上午的发言就到这里。
下面我简要做一个小结。
同志们,今年是西部大开发十周年,这次“经济每月谈”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及实施过程,总结西部大开发的有益经验,展望西部大开发的未来,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今天上午的讨论中,培炎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培炎同志作为这期间具体负责我国西部开发的组织领导者,从一个历史亲历者和见证人的角度,系统回顾了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和实施过程,总结了西部大开发有益经验,并提出了希望,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领会。今天在座的同志们也都从各自的经历谈了各自的体会和看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政策建议,让我们深受启发,我相信这些建议也会对国家制定未来西部开发的具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西部地区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聚居着3亿多勤劳善良的各族人民,建设西部、开发西部、改变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几代有识之士的夙愿。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针。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80年代,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深入推进了西部大开发进程。十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想以下七个方面的变化是最为明显的。第一,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第二,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第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显著;第四,西部地区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五,西部地区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第六,西部地区的发展活力增强;第七,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但我们仍感觉,与成绩相比,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西部大开发这一伟大战略带给我们的有益经验和启示。正如培炎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大势,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鸿篇巨制;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办好事关全局的大事;不断提高行政能力,确保中央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逐步化解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矛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突出问题。
培炎同志的著作《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是对西部大开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忠实记录和对西部大开发十年历程的真实反映,我们应该认真研读和学习。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千秋伟业,目标远大。我们相信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山川秀美的新西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也给中外企业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机遇,希望海内外企业家和投资者也抓住机遇,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行列中。今天各位的发言都很精彩,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把今天好的建议归纳整理,送交有关部委,请他们研究参考。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位同志出席本次研讨会,第八期“经济每月谈——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