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主要标志与战略选择

  • 时间:2014-09-12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序  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到“十一五”末、“十二五”初时,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工业化后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工业化基本实现的目标,衡量这一目标能否实现需要量化的标准和指标。发达国家都是在上世纪完成工业化的,但怎么判断一国是否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涵和标准自然有所不同。

中国工业化进程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制约。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对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以及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有准确的认识。能否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决定了中国工业化进程能否继续顺利推进。改变传统工业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战略布局和调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对中国工业化进程问题进行了研究,《中国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主要标志与战略选择》一书,对相关重大问题给出了回答。

中国工业化进程既遵循世界各国工业化道路的普遍规律,也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评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状况,要从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具体国情出发,标准和指标要体现时代性和国家特点。基于这样的原则,研究团队选取了五个方面十大指标,对中国工业化进程进行衡量,作出了2020年中国可以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这一基本判断。

中国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必须以切实推进多项工业化战略作为保障,研究团队针对工业结构优化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化”融合以及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工业化问题十分复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和见解,希望本书对工业化研究和相关决策有所裨益。

 

0-签名

2014.8.25

[BookDir_END]

目 录

一、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的经验

(一)英国

(二)美国

(三)日本

(四)德国

(五)大国工业化完成的主要标志

(六)大国后工业化的特点和趋势

二、我国工业化的水平与差距

(一)我国工业化进程主要发展阶段

(二)当前我国工业化水平和特征

(三)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主要差距、制约因素和国际挑战

三、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指标评价

(一)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指标分析

(二)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主要标志指标的水平评价

(三)评价结论

四、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战略选择

(一)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战略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战略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四)工业人力资本要素全面提升战略

(五)工业绿色低碳节能发展战略

(六)工业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战略

(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

(八)全面推进工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