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

  • 时间:2014-09-11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粮食、水、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个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先进能源的开发使用有很大的关系。十八世纪以来,由于瓦特发明蒸汽机,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告别了以薪柴能源为主的时代,生产力发展跃入了一个高度,各项科学技术蓬勃发展。

人类近200年的发展远超过了过去几千年,和化石能源不无关系,但是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人们对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带来气候变化的担忧;化石燃料逐渐昂贵和枯竭的担忧;围绕能源资源的争夺引发的战争、外交冲突;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全球能源治理等概念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研究重视新能源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躁动期,尽管这一天或早或晚,但迟早会到来,未雨绸缪才能争取主动,所以世界各国都把新能源放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谁掌握了新能源就会在未来发展的竞争中掌握先机。

美国剑桥能源研究所世界知名能源专家丹尼尔·耶金先生发表了《能源重塑世界》,未来学家里夫金发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都对当前能源形势和未来能源技术进行了探索。国内相关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大学、媒体和智库也纷纷就能源发展战略开展研究。国家能源局研究提出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3-2020)》,中国工程院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了《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各种围绕能源问题的研讨会令人目不暇接,各种能源研究机构也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新型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来研究能源问题必须有全新的视角,全球的视野,全面的分析,博众家之长,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新看法、新思路、新观点、新提法,有所创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参加研究和写作的是一批相对年轻的学者,比起其他智库来可能名望和资历不够高,但是他们框框少,思路敏锐,接受新事物快,了解国际的研究动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研究》一书有些提法可能不同于已发表过的诸多能源论述,可作为“百花齐放”中的一朵小花,为繁荣的学术研究增色添景。

 

 

[BookDir_END]

目  录

第一章中国能源革命的国际大背景

一能源革命是历史发展的驱动轮

二化石能源将成为人类不可承受之重

三页岩气革命:撼动世界能源版图的新因素

四后福岛时代的核电不能因噎废食

五第三次工业革命期待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新突破

 

第二章中国能源革命目标:建立现代能源体系

一能源结构“多元重叠发展"趋势

二问题之一:能源需求饥渴症不可持续

三问题之二:生态环境的“天花板"

四中国能源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五革命目标:建立现代能源体系

六革命路线图:加法、减法与乘法

 

第三章减量革命之一:能源消费观念转变

一树立新的能源消费观是关键

二政府:正确舞动指挥棒

三企业:能效就是竞争力

四社会:勿以善小而不为

 

第四章减量革命之二·技术节能大有可为

一技术节能的方法论与工作矩阵

二进一步挖掘工业节能潜力

三发展绿色建筑

四提高交通领域能效

五重视量大面广的节能工作

六节能潜力测算

 

第五章增量革命之一:传统能源重在“转型”

一传统能源在发展新阶段的作用不可或缺

二积极推进煤炭“绿化"行动

三天然气是未来化石能源的新希望

四千方百计力争石油稳产

五积极有序开发水电

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核电

 

第六章增量革命之二:用发展的眼光支持新能源

一风力发电:初具规模,走势看好

二太阳能:方兴未艾,迎头赶上

三生物质能:潜力巨大,尚待开拓

四其他新能源:探索前沿,期待突破

五走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路子

六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

第七章增量革命之三:实施积极有为的国际能源合作战略

一国际合作是中国能源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二在国际能源大格局中规划好中国能源对外战略棋局

三积极主动开展能源外交

四通过国际技术合作打造新能源产业新优势

 

第八章效率革命之一:构建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能源网络

一现代能源网络重塑方向

二先进电网是现代能源网络的核心

三用智能电网推动需求侧能源革命

四建设互联互通的全国油气管网

五调整优化煤运通道建设和运行

 

第九章效率革命之二:让市场在能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一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

二培育企业竞争主体地位

三坚持由市场形成能源价格

四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管理方式

五健全能源法律法规体系

六构建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后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