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转折之年

  • 时间:2014-12-21
  •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12月21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长傅莹出席中心主办的2014-2015中国经济年会时谈到,2014年可以认为是一个“转折之年”,现存世界秩序在应对新问题和新现象上明显吃力,今日世界对国际体系和秩序改革的需求和推动力都增强了。这可能预示着后冷战时期将走向终结,需要开启新的构建时期。中国是现存秩序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是改革者,尤其在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秩序的建设和改革上,我们与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一定共识。但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世界主要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矛盾和分歧。中国如何主动参与,如何在秩序构建上提出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可行的中国方案,将是我国智库需要下功夫的方向。

傅莹说,2014年中国的国际作为也不同凡响,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和中国自身的表现都具有转折性意义。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中国需要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2014年中国的国际作为可以用“积极主动”来形容,依托自身优势提出一系列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倡议和主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16+1的合作也加快步伐。当中国的经济体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的时候,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可以发挥的作用必然相应增长。中国将如何使用自己的能量,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智库可以研究和建言的重要内容。为此,也需要决策机构与智库之间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

她还谈到,智库在中国的政策传播等方面需要承担更大责任,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国情、制度和政策,以适应未来中国更多参与地区和世界事务的需要。因此中国智库需要提高自身思想与研究的水平,增强讲中国故事的能力。 (完)

 

分享到: